航班取消無賠償,航空公司真的很霸氣
國慶長假“打飛的”去旅游蠻方便,卻也有乘客遇到了新煩惱——航班取消卻無賠償,特價票就“低人一等”?
好容易有個國慶長假,好容易早早訂好的特價票,卻因為航空公司一句航班取消了,你不僅得不到應有的維權,而且票款還會被莫名扣除幾個百分點甚至更多,更讓人堵心的是所有預先做好的行程計劃都將隨著這趟航班的取消而面臨著改變,心里那個堵帶來的不只是一點點慌亂。
“購買特價機票時,旅客付出的是出行時間的不確定風險,航空公司付出的也是未來收益的不確定風險,兩者都付出了一定的風險性。”某航空公司負責人這樣解釋。其實,理也就那么個理,事也就那么個事,聽上去確實是堂而皇之,再加上10月份剛好處于各航線調整之際,部分航班因故取消似乎不可避免,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局面就這樣無可奈何的重復上演。
一個是強大的航空企業,一個是普通的乘客,維權路上似乎有著太多的溝壑,來去匆匆的乘客又會有幾人會幾百元機票去耗時耗力維權?航空公司所謂的其它原因可以協調解決,似乎開了一個天窗,也似乎為乘客維權表明了態度,但實際上,也在無形中助長了各航空公司這種坑爹的“特價算盤”。往明里說,這就是航空公司搞營銷的一種噱頭,將不確定的風險經過巧妙包裝后強加在乘客頭上。
無論是從網絡平臺、代售點還是機場購的票,無論是特價票還是全價票,乘客所享有的權力是相等的,出錢購票就是一種合同的制約。航空公司作為交通運營企業,沒有制定法規條例的權力,所有的制度和條款都不能跳出政府航空主管部門出臺的制度,對于網絡購票平臺、機票代售點有義務進行業務監督,更有義務承擔起相應的風險和責任,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更要為乘客提供最大化的服務質量,而不是將錢放進口供,服務卻停在嘴上。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民眾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對于出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航空一直以其“高大上”的形象贏得了民眾出行的青睞。但隨著國內高鐵的普及,無論是價格還是服務方面,都直逼航空業,特別是近年國內多條高鐵線路的開通,迫使很多航線進行了改變。在這種境況下,如果航空業想繼續贏得市場,獲是好評,就應該摒棄這種固步自封式的“特價算盤”,不能將“高大上”一直停留在價格高、晚點率高、投訴率高上面,而應與時俱時,接地氣提升服務品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公司如何打造高效的輔助服務營銷策略?
- 下一篇:“游客黑名單”拴不住旅游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