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務不可忽略旅客間的沖突
在各家航企為了追求差異化服務而絞盡腦汁時,可能忽略掉這樣一種事實:影響乘機體驗的,已經不再只是航空公司的飛機餐是不是可口,或者空乘人員是否笑容可掬。事實上,在航空服務達到標準化和專業化之后,空乘人員錦上添花的努力對提升旅客感受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換個思路,就會發現影響旅客乘機心情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發生在旅客與民航工作人員之間,而是旅客之間的隱形沖突。
靠窗旅客頻繁進出,會引起同排其他旅客的不適;前排乘客座椅過于靠后,后排旅客也難以一直寬容。這些細節會給旅客原本快樂的旅途蒙上陰影。相對于空乘人員的禮貌貼心,其他旅客反而是影響乘機體驗的重要因素。登機時,恐怕普通旅客不會擔心空乘人員對自己的服務態度不好,反而是對自己的未知鄰座隱隱擔憂:但愿不是吵鬧不停的熊孩子,但愿不是大聲喧嘩的人,也千萬別遇到霸占兩邊扶手還倚靠著睡覺的自私鬼!如果不幸遭遇到這樣的鄰座,哪怕飛行時間再短都會讓人忍無可忍,飛機餐再可口也不免食之無味。于是,針對這類問題,有的制造企業已經先知先覺,開始設計不能調節的座椅,以避免那幾公分距離引起旅客間的沖突,影響乘機體驗。
心理學中有一個有趣的“安全距離”之說,陌生人之間的距離如果小于1.2米,就會帶來焦慮緊張的情緒。而在機艙、影劇院和咖啡館等公共場所中,安全距離只能被打破。鄰座間一旦產生不滿或者矛盾,一路上的好心情很可能就此泡湯。
這真的不是矯情。之所以會苛責鄰座旅客,是因為個別旅客自私的言行,并沒有人及時提醒改正。這也是空乘服務中最容易忽略到的環節。對那些不注意別人感受、習慣把座椅后仰過度的旅客,與其讓后排旅客一再隱忍、在沉默中爆發,不如空乘出言提醒。作為客艙內的秩序維護者,空乘的言語會更加冷靜和友善,調節的效果也會更好。而要扮演好一個仲裁者的角色,還需要空乘人員多關注客艙中的細節,及時提醒言行不當者規范自己的行為,讓旅客始終保持一條禮貌的界限,營造更加舒適愉快的航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民航法規:文明乘機須提倡 脫鞋行為不可取
- 下一篇:加大處罰力度才能杜絕不文明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