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救災,通用航空的作用有待挖掘
自從雅安發生地震以來,伴隨著緊急救援的推進,最最令人揪心的事情恐怕就是救援通道的嚴重擁堵了。
盡管地震發生后,相關部門通過各種途徑發布信息,呼吁私家車不要前往災區,不要給救援道路帶來不必要的擁堵,但現實情況卻是,因為道路狹窄、車輛眾多尤其是大型機械設備的前往等,僅有的“生命通道”嚴重擁堵,大量緊急救援車輛、物資輸送車輛被堵在路上。在時間就是生命的黃金救援時間,很多人只能干著急。
面對擁堵且令人著急的道路,呼吁并提升公眾的救災理性以及完善應急機制,加強道路管制調節,都是可選擇項。而從筆者所較為熟悉的通用航空領域來看,這一次救援道路的擁堵,對于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以及搶險救災的應急組織救援方面有諸多啟示。倘若我國有足夠的通航救援力量,并且對民間通用航空力量的組織形成高效機制,那么無疑會對緊急救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通用航空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普通的,簡單說,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等方面的飛行活動。其中通航飛機在交通條件不佳的地區進行搶險救災,往往力量巨大。因為通航直升機的飛行,不受地面交通的影響,對臨時起降點的要求也比較低,而且反應迅速靈活,能夠在第一時間將救援人員、藥品、食物甚至大型機械空運到受災地區。
比如在汶川地震中,通用航空力量就發揮了很大作用。據東方通用航空公司介紹,汶川特大地震救災期間,他們共飛行212架次、206小時,接送傷員和緊急救災人員1180人,運輸救災物資124噸。特別是他們冒著最大危險,把20余噸炸藥、汽油和引爆裝置運送到堰塞湖上。東方通航還緊急調用1架空中國王飛機,裝配我國目前最好的航空攝影設備,對災區進行彩紅外攝影,為國家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提供了第一手資料……(4月21日民航資源網)
而在此次雅安地震發生后,其實民間通用航空力量通過微博、QQ等迅速聯系整合起來,收集第一手的災區信息,組織通用航空公司、直升飛機和飛行員等隨時待命,由軍方統一組織協調。比如新浪微博上“@通航救援聯盟”就一直在起著重要的信息傳遞和通航救援力量組織的工作。
只是在目前階段,受制于空中管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通用航空發展仍然較慢,民間通用航空力量仍不夠強大,并且在通航力量的組織、協調、整合方面缺乏經驗,在緊急組織通航力量救援上,又缺乏高效的協調機制和組織,造成通用航空的搶險救災優勢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試想,如果地震發生后,通航救援機制能夠迅速啟動,人員、物資等的輸送依靠空中力量來進行,既能夠克服地面交通障礙,還能夠大大提高救援效率。而即便從產業發展來看,通用航空的發展也能帶動經濟的健康發展。
因此,通用航空在搶險救災中發揮更大作用值得期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散客買飛機年票未必省錢 只適合常出差人士
- 下一篇:民航安全開不起“炸彈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