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花千萬買飛機”沒必要大驚小怪
5月14號晚上,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斥資1200多萬元購買的空客A320客機,飛抵南通興東機場。校方宣稱,依托這位“新成員”,未來江蘇工院將在南通空港產業園內建設集“教育教學、技能培訓、技能鑒定、產品研發、科技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教深度融合的航空實訓基地。(6月1日 央廣網)
一所高校竟然斥資1200多萬引進了一架民航大飛機,如此“大手筆”不禁讓人驚嘆。如此“不走尋常路”的高校“消費”順利成章地成為了民眾的“拍磚”對象。很多人認為涉事高校此舉是“形式大于內容”,并給涉事學校扣上了“浪費”、亂用財政專項資金的“帽子”。
起初看到新聞之時,筆者也有相似的看法。畢竟,這么大一架飛機被高校購買,實屬罕見。期間也必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此看來,該高校之舉不免有“浪費”之嫌。然而,當筆者深入了解了事件之后,不禁要為涉事高校“鳴冤”。
一方面,涉事高校之所以會斥巨資購買一架真的飛機,是為了供學生們動手學習、實際操作。正所謂,“書上得來始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仿真設備也不及一架真飛機的教學質量高、教學效果好。要想真正培養出飛機機電設備維修、通用航空器維修、空中乘務等專業的專業人才,提升航空院校的專業建設水平,這筆花費是必須的,也是值得的。另一方面,涉事學校此次購買的飛機是一架“二手”的空客A320,而一架全新的此型號客機起碼耗資3億元。顯然,學校花費了不到4%的費用,就購置了一架真機供學生們動手學習,是物超所值的。至此看來,這樣一個“一舉多得”的“消費”又有什么值得質疑和“拍磚”的呢?
筆者希望廣大群眾能夠理性看待此次事件,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妄下結論,以免形成成不必要的輿論影響,給涉事高校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也希望涉事高校能善待這架“二手”飛機,做好日常維護和保護的工作,更要讓這個“大家伙”真正發揮教學作用,讓其能在“發揮余熱”的同時“安享晚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