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的三種境界
首都機場推行“中國服務”獲得各方的大力支持,在短短的幾年,取得了卓越的成績。近日,首都機場ACI滿意度已經成功晉升至全球第二位,超越了新加坡機場,這是全體首都機場人的驕傲,更是中國人的一項驕傲。正如所有有價值的工作一樣,服務工作愈提升就愈困難。對此,一些工作人員有時會覺得服務水平似乎已經到了盡頭,不能再進一步提升了。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里面的一段話,也許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回,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中國服務”的提升也經過三種類似的境界。
開始的時候,要敢于以“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心態為機場服務定立高遠,極具挑戰性的目標。首都機場就以“對標一流,超越一流,創新一流”的三個“一流”揭開“中國服務”的序幕的。這個境界的關鍵點在“望盡天涯路”,服務能做得有多好,首都機場就會做得有多好,要成為全球機場服務的標桿。
當然,敢于定下全球標桿的目標對自己和社會都是一個莊嚴的承諾,一個高遠的目標做起來是困難重重的。首都機場所有的人包括了各駐場單位,專業公司和外包商在內都為了提升服務品質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旅客滿意度的每一點提升,員工們就要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在這種情況下,有時會基于工作壓力而萌生退意,會尋求妥協,甘于接受“次好”的標準。這一種境界的關鍵在“終不悔”三個字,就是不后退,不妥協,為了客戶的最大利益,堅持到底。英特爾的格魯夫和蘋果電腦的喬布斯都展現出一種“偏執狂”的工作作風,可以說是“終不悔”的一個寫照。首都機場連續兩年的旅客整體滿意度都位居全球第三位,這次沖二的成功,就是大家堅持的結果。公司提出了未來要“沖二爭一”的戰斗口號,這種斗志讓人佩服。
面對極度艱難的時刻,首都機場要怎樣做才可以做到“超越一流,創新一流”的境界呢?王國維給我們的啟發是:反求諸己,從我們身邊找答案。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信念,即現在的服務質量一定還有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目前的服務水平還是可以進一步提升的。服務到底可以做得多好,水平可以提升多高,這本來就沒有“極限”。例如,辦理值機的時間可以有多快?排隊等候的時間能夠有多短?這兩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和應用,對愈來愈多的旅客來說,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零”。例如,航站樓內部的捷運系統列車可以有多頻繁,讓旅客和員工的候車時間減至最低?香港機場開始的時候是三分鐘,但隨著旅客的呑吐量增加,列車間隔時間并沒有延長,反而縮減為兩分鐘,而實際操作時是少于兩分鐘。因為這樣機場才能夠及時把大量的進港旅客疏導,不讓他們擠在候車月臺的有限空間里,以免帶來安全隱患。
面對更具挑戰性的目標,我們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怎樣做才能夠做得到?”而不是去尋求理由去解釋“為什么做不到?”我們要同時具備科學家和企業家的精神,既能夠進行精細化的研究,又能夠打破思維限制從宏觀角度看問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低成本空中走廊能否架起石唐通途?
- 下一篇:京津冀可跨區共建京畿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