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驕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機隊為全國產飛機

圖:天驕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攝影:王脊梁
2月22日12:08,一架白色素雅涂裝的ARJ21飛機從上海起飛,前往內蒙古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這是中國商飛向天驕航空交付的首架ARJ21飛機。
十多年前,2008年11月28日,同樣在上海大場機場,此后,ARJ21走完了從首飛到適航取證,再到商業運營的全過程。如今,11架ARJ21飛機已在首家運營商成都航空“服役”,累計安全運營超過9000小時,運送旅客27萬人次。

圖:天驕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攝影:王脊梁
乘坐更寬敞:超出同類機型24%單座容積
天驕航空是全國首家純國產噴氣客機機隊運營商,2018年3月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籌建。一家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引入的第一架飛機就是ARJ21,并且公司機隊將完全由國產飛機組成,5年內機隊規模將達到25架。
飛機駕駛感如何,飛行員說了算;乘坐是否舒適,乘客說了算。ARJ21經濟艙采用3+2布局,更高檔次的則采用2+2布局。

圖:天驕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攝影:王脊梁
具有超出同類機型24%的單座容積,座位較為寬敞,而內蒙古當地旅客大多體型高大,乘坐ARJ21更為舒適。同時,ARJ21擁有超出同類飛機28%的可視面積,觀賞體驗更好。

圖:天驕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攝影:王脊梁
除了布局空間比較大適合北方體格之外,首飛機長李偉群還告訴晨報周到記者,ARJ21的機上設備更為先進,駕駛的便利設施和先進的自動化程度將減少飛行員的勞動操作。
按照籌建要求,經過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天驕航空目前已取得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完成首批飛行、簽派、機務等ARJ21飛機特業人員培訓,派員赴哈爾濱學習了ARJ21飛機冬季運行特點,做好充足準備。
待首架飛機完成驗證飛行,取得運行合格證后正式開航,并將逐步擴大ARJ21飛機機隊規模,構建相關運營、保障、經營、管理體系,為探索中國商用飛機發展模式、建立我國商用飛機研制生產體系、推進大型客機項目實施做出自己的貢獻。

圖:天驕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攝影:王脊梁
承擔內蒙古區域內的支線運輸
顧名思義,ARJ21作為支線客機,主要投放市場為支線航空市場。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全區共有民用機場28個,其中運輸機場20個,居全國第一位,實現了12個盟市運輸機場全覆蓋,具有發展支線航空得天獨厚的優勢,與ARJ21飛機特點高度契合。
根據天驕航空的計劃安排,ARJ21將主要承擔內蒙古區域內的支線航空運輸。
“原本通過公路運輸需要七八個小時的路程,現在通過飛機只需要1個多小時就能抵達。”郝玉濤說,“支線航空運輸能夠大大便利旅客出行,也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空中走廊。”
在天驕航空之后,烏魯木齊航空將成為國內第三家運營ARJ21飛機的航空公司。2019年,烏魯木齊航空計劃接收5架ARJ21飛機,從“疆內成網”開始,推動干線支線結合,拓展國產客機的飛行版圖。

圖:天驕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攝影:王脊梁
ARJ21飛機具有良好的高溫、高寒、高原性能,特別適應我國中西部和北部地區機場起降條件和復雜航路越障要求,已交付客戶12架。截至目前,ARJ21飛機安全運營超過9000小時,運送旅客超過27萬人次。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中國商飛公司還不斷圍繞客戶需求開展ARJ21飛機設計優化工作,朝著“好制造、好維修、好運行”的目標,持續提升ARJ21飛機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商飛公司表示,將全力支持天驕航空運營,同時發揮商用飛機產業龍頭引領作用,以航空運輸業為核心,打造相關服務產業,攜手助推內蒙古地區航空產業發展,推動國產商用飛機制造業與支線航空運輸業融合發展,共同探索國產噴氣客機市場化、產業化發展新模式。

圖:天驕航空接收首架ARJ21飛機 攝影:王脊梁
密集交付挑戰不亞于大飛機首飛
在飛機改進的同時,密集交付本身也是嚴峻的考驗。
ARJ21擁有24家客戶的528架訂單。2019年,制造商中國商飛公司力爭生產20架以上ARJ21飛機。批量生產與密集交付同步進行。
“這是不亞于大飛機首飛的挑戰。”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魏應彪曾表示,批量生產不僅是技術上的事,更有管理上的短板要補,質量體系、工藝流程、人才培訓……方方面面都需要提升。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每一架飛機質量可靠、安全穩定,形成國產客機的國際競爭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東航:轉讓兩架B737系列飛機購買權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