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統計報告出爐 乘務員的信息這里最全
本報告基于民航局飛標司的AMS系統數據,對目前正在運營的航空公司截止2020年6月30日持有體檢合格證的乘務員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截止2020年6月30日,共有109829名乘務員在各航空公司持證上崗,109568人就職于運輸航空公司,261名乘務員就職于以通用航空公司為主的非運輸航空公司或單位。乘務員總人數比2019年年底增加874人,其中,新增加乘務員人數1545人。本報告1-8章節主要描述運輸航空公司乘務員,章節9對通航乘務員情況進行概述。
1
規模分布
截止2020年6月30日,南航乘務員人數突破2萬大關,2020年上半年增長人數超過1000人,東航、國航乘務員人數基本穩定,三大航依舊穩居空乘規模第一梯隊,空乘人數總數占整個運輸航空乘務員總數的47.6%。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廈門航空和四川航空四家航空公司空乘隊伍占據第二梯隊,隊伍規模均在5000人以上。第一、第二梯隊共約占據運輸航空公司乘務員總數的70%,見圖1-1。除去第一、第二梯隊,其余運輸航空公司的乘務員人數規模情況見圖1-2。
圖1-1 運輸航空公司空乘隊伍規模比重
圖1-2 部分航空公司乘務員隊伍規模
2
國籍分布
目前,中國籍乘務員占我國運輸航空公司乘務員總數的99.4%,其中,港澳臺地區乘務員約占0.4%。目前我國運輸航空公司的外籍乘務員主要來自于亞洲國家,其中韓國、日本和泰國居多,第二大來源是歐洲,以法國、意大利和荷蘭居多,來自大洋洲、非洲和美洲國家的外籍乘務員非常少。
圖2 外籍乘務員國籍分布
3
年齡分布
中國國籍乘務員的年齡分布呈現明顯的正偏態分布,女性乘務員的從業年齡高峰為24歲,男性乘務員的從業年齡高峰為25歲。而在我國從業的外籍乘務員群體中,女性從業年齡高峰為29歲,男性則為29~31歲。
圖3-1 中國籍男性、女性乘務員年齡分布
圖3-2 外籍男性、女性乘務員年齡分布
4
性別比例
運輸航空公司乘務員的男女比例穩定在1:3水平。
圖4 乘務員男女比例
5
民族分布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籍乘務員中漢族人占95.1%,占比與2019年年底相比下降0.1個百分點。目前大陸籍乘務員中有5261名少數民族同胞,較2019年年底增加147人,少數民族乘務員依舊是滿族、回族、蒙古族占據三甲,基諾族、京族、獨龍族和珞巴族無人從事空乘工作。
6
戶籍分布
中國籍乘務員五大戶籍來源:山東省、四川省、遼寧省、江蘇省和黑龍江省,其中來自山東省的乘務員人數已突破萬人,四川省逐漸逼近1萬大關。
圖6 中國籍乘務員戶籍構成
7
密度分布
按國際常用做法,以各航空器運營人在冊運營飛機架數為準,計算各公司乘務員密度。原則上,大飛機需要的乘務員多一些,小飛機需要的乘務員配備要少一些,此密度不能反映乘務員疲勞情況。當飛機架數水平相當時,乘務員密度高的公司運營大飛機的數量會相對較高,或者排班密度相對較高。
圖7 各航空公司乘務員密度值與飛機架數散點圖
8
疲勞系數
《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對飛行乘務員工作時長有嚴格的規定要求。實際執行中,考慮到乘務員健康因素,同時也為保證客艙服務水平,局方要求各公司乘務員人均工作時長不超過850小時/年,個人最高不超過1100小時/年。受2020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影響,除長龍、龍江和天驕航空公司以外,各大航空公司乘務員疲勞系數較2019年均有所降低,具體情況見圖8-1。
圖8-1 各航空公司乘務員疲勞系數對比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為了滿足各位內行專家們的需求,特地提供有數有真相的大圖一張,如下圖。
圖8-2 各航空公司乘務員疲勞系數變化對比
9
通航概覽
通航公司就職乘務員人數較少,在此僅對部分維度進行分析。
目前261位通航乘務員分布在43家通航公司,大部分在公務機運營公司任職,其中,亞聯公務機有限公司、金鹿(北京)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上海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中一太客商務航空有限公司、北京華龍商務航空有限公司和南山公務機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這6家單位囊括了57%的通航乘務員。
圖9-1 通航乘務員公司分布情況
通航公司乘務員男女比例與運輸航空存在明顯差異,比值為1:9,在年齡分布上也明顯不同,女性通航乘務員年齡相對集中于27-38歲,人數在31歲達到峰值,男性通航乘務員年齡分布相對分散。
圖9-2 通航男性、女性乘務員年齡分布
報告中所有數據均來源于AMS系統。
本期乘務員發展分析報告到此結束,各位讀者有任何關于乘務員發展情況的關注點,請在公眾號主菜單上直接留言。(來源:民航局信息中心 作者:湯 琰)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空港關注:上半年虧損最多的機場是誰?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