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關注:他們,平凡而偉大的“筑巢者”
當一座新機場及其配套設施拔地而起時,當運行已久的機場跑道修繕維護時,當機場容量達到飽和需要改擴建時,總有一群建設者在旅客看不到的地方忙碌著,不管是在塵土飛揚的工地上檢查,還是深夜在辦公室內伏案撰寫材料,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筑巢引鳳”默默付出,無怨無悔。
赤誠丹心鑄匠心
——記湖北機場集團建投公司總工程師趙奕柏
6月28日18時,隨著廈門航空公司MF8256航班從武漢天河機場一跑道騰空而起,標志著歷時3個多月不停航施工的天河機場一跑道竣工啟用。“心里的石頭終于可以落地了!”站在跑道外圍,凝望著直沖云霄的飛機,湖北機場集團建投公司總工程師趙奕柏如釋重負,黝黑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趙奕柏在一跑道施工現場接受采訪
牢記使命的“頭雁”
趙奕柏心如明鏡,一跑道大修暨新建聯絡道工程是武漢市為迎接解放軍運動會、開展保障提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整個軍運會保障提升建設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能提高跑道的使用效率和安全裕度,滿足天河機場航空業務量快速增長的需求。
施工現場
工程內容繁雜、工序細碎,趙奕柏每周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指揮長會、碰頭會,直面問題、不避不退、步步倒逼;更傾盡心力打造“項目建設共同體”,建設、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圍繞同一個目標,聚人心、齊發力,共畫同心圓。為解決石料供應不上的問題,他直接在現場召集所有參建單位,“我們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誰都離不開誰,必須抱團共渡難關,大家有資源的出資源,有方法的出方法,必須拿下這個‘堡壘’”。
6月底工程必須交付使用,時間緊迫。他與設計、監理、施工單位一起,僅用一周時間,就將工期節點細化到天,掐著秒表推進度。工程自3月14日正式開工,到6月25日完成行業驗收,趙奕柏協調監理、施工單位先后投入管理及施工人員1300余人,機械設備300余臺套。
趙奕柏與工程各方進行討論
“黑臉包公”的固執
3月20日,面對土方施工滯后,趙奕柏直接在一跑道施工現場黑著臉下達命令,要求直接與施工方一把手通話。在他的堅持下,施工單位硬是從北京抽調人員趕赴武漢,在最短時間內按既定節點完成土方、排水溝的建設任務。施工單位的負責人事后對他說:“老趙你太狠了!我服了!只要有你在,沒有完不成的事!”
在專題會上,工程的設計方、監理方、施工單位、第三方檢測單位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瀝青鋪設現場改性方案。“我不同意,我認為成品改性方案更適合天河機場一跑道大修。”趙奕柏沉著臉、擲地有聲地堅持著,“這10年來,大部分機場均采用的是成品改性方案,技術、經驗已經非常成熟了;而且現場改性在技術上還存在不穩定性,我們現在根本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從瀝青廠家的考察、篩選、樣品送檢,到鋪設方案的確定,他一如既往地在固執中堅持最優、最好、最適合的標準。
施工現場
“春風拂面”的溫情
“小苗,趕緊去睡覺,不休息好哪能更好地工作”。每次看到臉色憔悴、掛著一對熊貓眼從跑道上下來的員工,他都心疼地直接下達硬命令。雖然他是建投公司的總工程師,是公司的負責人之一,是建設專班的指揮長,可在大家的心里,他平易近人、不慍不惱,是兄長、是益友、是良師。
“你們不用開車送我,就在車上休息下,補充好體力,我自己邊走邊看,更容易發現問題”。在工作中,他寧可自己多走路、多巡視、多檢查,也要留給員工更充足的休息時間。“你們都還這么年輕,還有更廣闊的前景,在工作中要充分發揮監理的專業監督職責,學會帶著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去管理;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習”。在他的引領與帶動下,員工即使日常工作再累、再辛苦,也不忘休息時手捧一本書,孜孜不倦地吸吮著書中的營養。
他以真抓的實勁兒、敢抓的狠勁兒、善抓的巧勁兒、常抓的韌勁兒,詮釋并踐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實質,為即將召開的軍運會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杜紅霞)
在大興機場為東航“筑巢圓夢”
——記東航大興機場建設運營指揮部工程管理部副總經理付鎮
6月26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東航基地核心工作區一期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東航成為大興機場首家實現一期工程項目全面通過竣工驗收的航空公司,提前完成了“決戰6·30”任務。已經在大興機場奮戰兩年多的東航集團勞模、東航北京大興機場建設運營指揮部工程管理部副總經理付鎮也心潮澎湃,感慨不已。
付鎮(右二)在大興機場東航基地施工現場
“熬滅最后一盞燈”的“付老師”
2017年初,正值大興機場東航基地建設的關鍵時刻,付鎮作為東航基建方面的專家,被點將從南昌北上,支援機場建設。
在指揮部,付鎮有兩個綽號。領導們說他是每天“熬滅最后一盞燈的人”,年輕同事們則喜歡稱呼他“付老師”。
“熬滅最后一盞燈”源于付鎮自報到時就給自己立下的規矩:白天在項目上走、查、訪,晚上則留在辦公室里學、寫、想,不僅要做好眼前的工作,還要吃透項目中的各項標準制度、工作規范,保障大興基地建設。
為此,付鎮一直備著“隨身三寶”:筆記本、手機和檢查單。在他看來,項目建設攤子這么大、體系這么雜、人數這么多,有時眼見都不一定為實,需要隨時把問題理一理、把情況記一記、把難題說一說、把任務催一催。所以,他每天都把看到的用手機拍下來,想到的記在本子上,隨時發送到微信工作群中,督促總包方和施工單位加以落實。
晚上,這些記錄又成為學習鉆研的一手素材。每每從現場一線、從“隨身三寶”里提煉出的心得,他總是及時分享給同事們,帶領團隊成長,成為受到大家歡迎的“付老師”。
“冰與火”的自勉與共勉
付鎮的微信名叫“冰與火”,這是他的自勉,也是與同事們的共勉。
“火”是付鎮日常的狀態——生活中他是個熱情的人,待同事態度火熱。但一旦涉及專業,他對工作質量可謂是“如履薄冰”——一絲不茍、嚴謹細致。用付鎮自己的話說:“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工程建設容不得假、放不得心。”
在一次大跨度結構基礎柱澆筑前的檢查中,付鎮發現,總包方為趕進度,鋼柱除銹工作不到位,他立即冷面黑臉責令整改,直到現場跟蹤完善后,才同意開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作。
今年3月,全國多地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付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盡管自己對總體安全情況心中有數,但在見到相關報道后,他還是立即給總包方和施工單位打電話提醒。出差回來,他一下飛機就跑去檢查,發現工地上有多名新來的工人沒按規定戴安全帽,或是佩戴安全帶存在問題,對這些“小毛病”,他沒有放過,當場下發檢查督辦單。
很多時候,付鎮的做法讓當事人一時覺得下不來臺,但時間長了,嘗到了保障質量與安全的甜頭,大家越來越認同他“寧當惡人,不當罪人”的價值理念。
為東航筑巢 圓夢“雙龍出海”
大興機場東航基地項目是東航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基建項目,其于2017年6月29日開工,建設周期僅有兩年。時間緊、任務重。
為了同時確保工期和質量,付鎮帶著部門同事編撰東航基地建設日報、周報、月報,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各項目、各階段的建設情況,這一系列隨時跟蹤督促進度和質量的報告,實現了“讓上級掌握進度,在一線提高速度”的目標,為東航基地成為大興機場首家通過竣工驗收的項目提供了重要助力。
在工程項目中,付鎮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施工現場,他經常手把手來教,面對面去幫,更善于尋找解決難題的思路。針對工期緊張,他要求采取交叉作業的方式,加快施工進度;針對政策性材料緊張問題,他一次次事前提醒做好備料;針對現場安全隱患,他嚴格推行層層分解、責任到人的措施。
自今年以來,東航基地建設項目捷報頻傳,除了提前竣工驗收外,更獲得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鋼結構金獎、“長城杯”金獎、“安康杯”等多項榮譽。付鎮本人也被評為東航集團勞動模范。
而最讓付鎮欣慰的是,在自己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東航距離成功實現大興“9·30”開航、上海北京兩大樞紐“雙龍出海”的夢想,正越來越近。(《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王文超)
寧波機場的場道“娘子軍”
備受關注的寧波機場三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有那么一支特別的團隊穿梭在百十萬方土石方之間,忙碌于星夜與破曉之時,經歷著嚴寒和酷暑的煎熬,為三期建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們就是三期工程民航場道工程建設團隊的黨員“娘子軍”。
“娘子軍”三人在停機坪上進行地面測試
她們年紀不大 黨齡比工齡長
作為寧波機場三期飛行區工程的重中之重,場道工程及其配套設施工程總投資近10億元,并因其范圍廣、標準高、工期長、安全重、交叉多成為三期擴建工程中公認的艱巨項目。而負責場道建設項目的是一支僅有3名成員、平均年齡35歲、清一色黨員的“娘子軍”。
她們三人中資歷最深的成員叫王俊,生于1978年,現為三期工程副總經理、場道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她從事場道維護、運行管理、工程建設19年,黨齡20年。另兩位成員都是“80后”,一位是仵娜,三期飛行區場道工程項目負責人,從事工程建設10年,黨齡16年;一位是謝悅,三期飛行區不停航施工總協調,從事工程建設7年,黨齡8年。她們三人早在學生時代就入了黨,黨齡都比工齡長。黨性,早就深深烙印在她們的骨子里,成為她們性格、思維的一部分。
場道部其他同事告訴記者,場道建設從設計聯絡審核、現場管理與協調、技術難點把關、建設程序履行、安全風險把控與監管到與民航專業部門溝通,全是她們3個人分工合作完成的,真的很了不起。
“娘子軍”三人在停機坪上檢查地面
她們不忘初心 矢志不渝
由于場道工程性質特殊,均屬于不停航施工,夜間和周末成為工作的最佳時機。她們晝夜顛倒、周末趕工。夜幕降臨、家人團圓的時刻,她們組成了“月亮團”,在月光下繼續作業。不夸張地說,連哄孩子睡覺都是在視頻通話中完成的。而工作條件的艱苦更是超乎想象。冬天迎著機坪上呼嘯的寒風,她們披著大棉襖瑟瑟發抖。夏天為防止曬脫皮,她們全副武裝。為了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她們堅持徒步檢查50萬平方米的地基處理工程。就連懷孕的謝悅也挺著大肚子在工地檢查。
“都說女孩子不適合干這項工作,場道團隊的姑娘們卻比誰都能吃苦。工作不分男女,都是干一行、鉆一行,在崗位上成就最好的自己。”王俊說。
“娘子軍”三人在停機坪上查看圖紙
她們勤學敏思 銳意進取
“娘子軍”3個人最合拍的一點,就是她們的求知和好學。在崗位上鍛煉學習,去外面交流學習,每個人都不甘于原地踏步,每個人的業務能力都在不斷精進。正是這種勤學敏思、銳意進取,讓她們不光干得好,還能干得巧,在崗位上創新突破。為了確保施工監管質量,謝悅創新地將SOP理念融入不停航管理中,自行編撰出了監管手冊。手冊涵蓋了監管工作從頭到尾每一步工作流程、從內到外每一項工作細節,即使是門外漢看了都能夠做到獨立上崗和按章處理各類突發事件。該手冊不但提升了場道施工監管質量和效率,還受到了民航監管部門的好評,提議在其他機場推廣應用。
三期施工體量龐大、項目繁多、涉及面廣,難題一個接一個。可她們憑著自己身為黨員的自覺、過硬的專業素養、萬苦不辭的精神,指揮著兩個施工隊伍24小時輪番開工,雷厲風行地解決各種難題。現如今,三期場道工程的施工效率足足是平常的兩倍。(李樂炯、王成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