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機場:航班高峰小時容量由20調增至25架次/小時
2020年1月9日,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航班時刻容量標準調整事宜正式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批復。自2020年1月10日起,三亞機場航班高峰小時容量由20架次/小時調增至25架次/小時,此舉將有效提升三亞機場空域容量和運行效率。
近年來,三亞機場航班量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三亞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尤其是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大關,反映出三亞機場穩健發展的態勢。為提升航班保障能力,充分做好放量后航班增長的準備工作,三亞機場于2010年全面啟動三期擴建工程,截止目前三期擴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先后建成項目19個,其中西區貨運機坪(兼公務機坪)項目已于1月7日完成民航中南質監站竣工驗收,三亞機場新增12個機位,機場停機位數量將達到83個,可極大緩解機場停機位保障壓力;國際樓改造項目已于1月10日正式投用,對原有值機柜臺、安檢通道及行李提取轉盤進行升級改造,極大提升國際航班保障能力。目前三亞機場航站樓面積已達到10.7萬㎡,承載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可保障旅客吞吐量2300~2500萬人次/年。除此之外,在航班正常率提升方面,三亞機場還充分利用運管委平臺,嚴格航班精細化管控,實現機坪塔臺與空管塔“雙塔”運行,這種“三管齊下”的模式使得三亞機場運行協調能力逐步提升,同時,A-CDM系統(機場協同決策系統)的上線使用,使放行更加透明化、運行更加規范化,實現機場地面運行安全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據悉,2011年起至2019年以來,三亞機場高峰小時容量一直限制在20架次以內,此次三亞機場航班高峰小時容量調整打破了近10年以來的瓶頸,極大緩解航班量與三亞航空旅游市場快速發展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緩解冬季“天價機票”問題,滿足了廣大群眾的出行需求。其次,航班放量也將為三亞市場發展帶來新機遇,三亞機場將充分發揮空港經濟效能,利用航空交通樞紐聚集經濟活動的優勢,持續開發航站樓、航空城商業項目以及國際中轉貨運業務,整合航空、軌道交通、出租車等空地優勢資源,形成空運、陸運、鐵運等多種交通方式互促聯動發展格局,打造集跨境購、餐飲娛樂、文化展示等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根據國際機場協會的相關研究數據,每百萬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總和18.1億元、相關就業崗位5300個,此次航班放量將在促進三亞機場旅客吞吐量持續增加的同時,也為促進三亞城市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航班放量后,伴隨后續境外航線開通,前往三亞的國際旅客也將告別“紅眼航班”之苦,暢享更舒適怡人的海島假期。
三亞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亞機場將以此次容量調整為契機,進一步加大航空市場開發力度,拓展機場航線網絡,為推動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貢獻力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三亞機場:春運首日圓滿完成今年首例造血干細胞運輸保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