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航空地面服務周期性安全隱患和異常事件的“鬧鐘”管理
淺談航空地面服務周期性安全隱患和異常事件的“鬧鐘”管理
鬧鐘管理,學術上沒明確鬧鐘管理的明確定義。在管理的哲學上更傾向于時間管理,按照時間規定,提前完成,守時是一個組織工作執行力的象征。
隨著個人在地服分公司工作中的觀察與交流,航空地面服務在管理、生產、保障、服務方面有著明顯的行業周期性和規律性,這種周期性即有交通運輸行業的共性,也有民航地面保障的獨有性,其規律占據著主要生產保障內容。
航空地面保障中受天氣、季節、中國傳統節日、法定節假日的影響明顯,每年相同的時間會發生類似甚至重復的情景。
什么是航空地面服務“鬧鐘”管理?
航空地面服務的“鬧鐘”管理,就是基于長期的管理和保障事故處理經驗累積下來的記錄,進而形成了輔助提醒管理者管理地面保障的工具。在這個管理方法中,提出了兩個實現方案。第一是利用excel表格來輔助實現,第二是利用機場智能調度管理系統來實現。
方法一利用excel表格來實現。例如,應用EXCEL來建立鬧鐘,各部門根據自己業務特有的業務特點,設置五列表格,涵蓋預警事項、預警日期、警示狀態、注意事項、正確操作方法。在預警日期、注意事項、提醒操作上面可以隨著對表格的應用不斷優化,完善表格內容。該方法易于實現,可以很快投入使用和應用。
示例時間是2020年1月14日,具體可以根據內容調整,示例內容僅供參考,臨近期間設為前后五天警示狀態會變為全紅。
但是該方法無法對天氣預測,也就是天氣等非時間因素,無法預警提醒。
方法二利用機場智能調度系統實現。在智能調度系統中開發地面保障管理功能,引入“管理預警”模塊。其功能性不變,涵蓋五個指標,但是引入天氣、日期、節日等元素。根據這些元素來預警各地面保障部門保障,提醒當前注意事項和正規操作。而注意事項和正規操作方案是開放給部門錄入,由部門自己設置內容。這樣遇到如天氣、節日這樣的關鍵指標時,智能調度系統抓取到類似關鍵指標,并發出提醒信號。
該方法的優勢是什么?
一是可以利用該方法,將航空地面保障管理者的經驗和方法形成體系,管理者寶貴的現場管理經驗和規律性總結記錄下來,形成寶貴的管理成果;
二是減輕了管理者對于安全管理上管理精力,釋放了管理精力,管理中有“時間序列表”來輔助參考;
三是“鬧鐘管理”培養了管理者的管理習慣,關注規律,在持續優化的管理中發掘了因果聯系。即經驗形成“鬧鐘”,“鬧鐘”又去訓練管理者形成素養。如果將鬧鐘應用于座控和調度崗位,直接預警,減少了航空地面服務保障管理者的壓力。
航空地面服務保障工作的周期性是業內人經驗的共識,但是目前尚未有足夠的數據支撐和證明。并且該方法,更多在發掘誘發因素與保障重點之間的聯系,因此筆者的“鬧鐘”管理思想僅是方法工具。在此基礎上如果有足夠的數據支撐,能進一步優化此方法。隨著大數據應用,安全質量管理中對數據的統計,產生足夠的數據積累,從數據中挖掘規律性和共性,進而為航空地面服務的“鬧鐘”管理提供支撐。(金正陽)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張軍一行到烏蘭浩特分公司開展春運檢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