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攻堅克難敢擔當 運籌帷幄善作為
每個時代,都有勇立潮頭、敢于中流擊水的實干先鋒,他們用行動譜寫出一曲無怨無悔的奉獻之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演繹著精彩的人生。張曉峰是一位擁有27年黨齡的老黨員,自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奮斗在機場建設與運營管理的第一線。25年來,他從基層場務員到航站樓管理部黨總支書記,一步一個腳印,事無巨細地做好本職工作,先后參加了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的建設與運營,獲得了“2008年集團奧運保障先進個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投運工作全國民航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用行動展示著“實干家”的風采。
抓作風 敢打硬仗 堅決拿下工程節點
2018年是大興機場建設攻堅之年。在大興機場航站樓的正北側是航站區地下人防工程,這個項目的作用十分重要,既關乎大興機場的“顏值”,又關乎大興機場的“內涵”。關乎“顏值”指的是樓前綠化景觀工程需要人防工程結構頂板承載;關乎“內涵”是因為作為航站樓配套的人防工程,意義重大。這一項目建在不到100米寬的5條軌道中間,既要建好,同時又不能影響5條在建軌道的安全,好比在人體密密麻麻的血管間動手術,技術難度極大。張曉峰帶領同事和各參建單位先后克服了“支護方案關”“變形允許值”兩大難關。
剛剛“喘了口氣”,作業面交叉影響施工、京雄鐵路鋪軌期間禁止施工等問題又接踵而至。因幾條軌道結構工程進度參差不齊,最慢的滯后原定計劃近1年,遲遲無法向人防工程移交作業面。大家心急如焚,張曉峰帶領團隊與施工單位據理力爭,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焦灼的談判,經過反復協調,終于在當年年底完成了全部場地移交。而此時工期所剩時間屈指可數,面對這些困難,他堅守后墻不倒的總工期目標,帶頭春節停休,持續作戰。2019年春節前,他帶領團隊一頭扎進了人防工程工地,此時的北京已進入數九寒冬,施工用水要加防凍劑,打樁機從地下翻上來的泥土只一刻鐘的功夫,就凍成了冰坨子,冒著零下十幾度的低溫,他們裹著厚厚的棉衣,監督施工單位落實各項安全制度和標準,守牢質量、進度指標不放松,最終如期完成工期節點。
守底線 手冊為綱 工程驗收按期收官
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張曉峰始終堅持四個安全底線,他將工程安全管理總結為“一個特點,三個手段”。一個特點指的是“工地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工地每天都在變,施工人員一撥又一撥也在變,如何應對變化確保安全,成為了當時必須要破解的難題,他結合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三個手段”管理法,具體是“拼智慧、磨破嘴、跑斷腿”——拼智慧,堅持“風險管理”的理念,抓好風險預判;磨破嘴,強化安全教育,讓每一撥新人都能把安全做到位;跑斷腿,加強安全監督,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這些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舉措,對工程項目安全順利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9年,大興機場各項工程進入驗收高峰期,而各項目投用的重要程度不同,工程進度不同,10多項各類驗收,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張曉峰堅持統籌協調,努力做到“當好鋼琴手,下好先后手”,本著“先主要工程,后其它工程;先關鍵驗收,后其它驗收;先預驗收,后正式驗收”的工作方法,主動對接驗收單位,盯住整改每個細節,一項一項攻克。4月份,政府部門優化經營環境,驗收部門作了重大調整,張曉峰帶領團隊一鼓作氣就新的程序逐條逐項研究,盯牢驗收環節每一個細節。近半年的連續奮戰,他帶領團隊先后克服了驗收工作多線交叉、工期緊張、物料供應緊張、設計變更影響進度等困難,完成了航站樓、停車樓、貨運工程累計20多個單體建筑、共100余萬平方米建筑的施工和竣工驗收,以及多項各類專業驗收,為大興機場順利投運打下堅實基礎。
強基礎 整章建制 攻堅運行管理硬戰
工程建設結束后,張曉峰投入到同樣緊張的大興機場運營籌備中。78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僅運營初期就有包含近20家航司的50多家駐樓單位;僅保潔、物業、維修等各類合約商就有員工2600多人;在系統設施中,共計有電梯320部,行李系統、安檢系統、門禁系統等幾十套各類系統,復雜程度非同一般。他與航站樓管理部的同志們一道,本著“發現問題就是成績、解決問題就是提升”的信念,實戰安全管控、工期爭奪、開荒保潔“三大預備戰”,開展“7+2+N”次演練,累計對接問題522項,主責問題103項,開航前全部解決。此外,張曉峰牽頭編制部門級、公司級各類體系文件122個,最終實現了大興機場完美投運。
在2020年這個特別的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又一次主動放棄休假,沖鋒在前,第一時間確保了防控措施有效落實,搭建了進、出港全流程、全覆蓋防控體系,牢記職責使命,堅決打贏安全運行零事件、疫情防控零感染這場“阻擊戰”。
鳳凰展翅,逐夢藍天。從首都機場到大興機場,從建設者到運籌者,“戰場”在哪里,張曉峰奮戰的身影就在哪里。25年如一日,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勞動精神,踐行了當代民航精神,于平凡中實現了不平凡的人生價值,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烏海機場完成登機橋防雷檢測工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