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航班運行效率報告出爐
2010 年到 2016 年我國航班主要指標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以 2010 年為基點,各指標均以相對數表示,可以看出,2010 年至 2016 年,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航班量、飛機數量均持續增長,且2016 年增幅達到近幾年最高。2016 年正班客座率、正班載運率相對平穩且有小幅提高。
我國 2006 年至 2016 年各類飛行起降架次(不含訓練飛行)。該期間,我國各類飛行起降架次持續增長,2016 年達到 840萬架次, 2015 年起降架次增長率最低,2016 年增幅又明顯上升,增幅最大的是 2009 年,達 14.09%。這里的各類飛行起降指的是在我國境內機場起降的飛行,包括運輸航班、通航、調機等飛行。大部分起降飛行是運輸航班一般的,國內航班為一班兩個起降,國際或港澳臺地區航班為一班一個架次;飛越我國大陸上空的飛行不計算起降架次。
2012-2016 各類航班量增長情況。由圖可以看出國內航班、國內公司飛國際及港澳臺航班、外航航班以及飛越我國大陸上空航班量均明顯增長。2016 年我國總航班量達到 496 萬架次,其中,國內航班、國內公司國際及港澳臺航班、外航航班和飛越大陸航班所占百分比分別為71.30%、 10.36%、9.20%和 9.15%,增長率分別為 8.48%、14.41%、8.81% 和 7.59%。
2016 年各月航班量以及同比、環比增長率變化趨勢。2016 年月均 414504班,同比增長 8.70%。高峰出現在 7 月和 8 月,7 月環比增長率最高,8 月航班量最大,說明暑運需求持續旺盛。相比 2015 年,每月航班數量均穩步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 2 月,達 11.03%,這是因為 2 月份處于春運期間,航空公司增加春運航班計劃的原因。
2016 年每月的日均航班量情況,日均 13590 班,同比增長 8.70%,其中 1 月份日均航班量最小,12958 班,8 月份日均航班量最大,為 14547 班,反映了暑運期間航班需求量大的現狀。2013 年至 2016 年,月度航班量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值分別為 1916班、1968 班、1735 和 1589 班,說明我國淡季與旺季航班量都在增長,且淡季與旺季的日均航班量差距逐步縮小。
2016 年各地區年度航班起降架次(不含航校訓練架次)
增長率情況如圖所示。2016 年東西部航班起降架次增幅不均,東北、西南、西北地區同比增長超過十個百分點,其中增長最快的是西北地區,達13.19%,相比 2015 年,2016 年新疆增速減緩。
各地區高峰月航班起降架次與年度月均航班起降架次的比值。2016 年我國各地區季節性變化與 2015 年基本一致,西北、東北和新疆地區都有幾個月是旅游旺季,因此航班起降架次的季節性變化明顯,變化率都達11% 以上,其余區域季節性變化不大。
2016年區域月均飛行量
如圖所示,2016年月均飛行量最大的三個區域是上海、
廣州、北京,月均飛行量都超過 14 萬架次,上海區域的月均飛行量最大,超過 15.7 萬架次。各區域月均飛行量都有所增長,增長最快的是西安區域,達 34.15%。2015 年增長最快的是成都區域,增長率是 16.42%。
2016 與 2015 年主要繁忙機場日均起降架次
2016 年與 2015 年主要繁忙機場日均航班量、日高峰架次以及航班量增長率情況如圖 9所示。相比 2015 年,各機場日均起降架次都有所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沈陽桃仙機場,達 14.96%;首都機場、虹橋機場和廈門高崎機場增幅相對較小。日高峰架次方面,2016 年首都機場日高峰達到 1867 架次,繼續排名全國第一。2015 年繁忙機場日均起降架次增長最明顯的是南京祿口機場,增長率為 15.15%。
2016 年,民航局公布的 21 個航班時刻協調機場協調時段小時平均起降架次、小時高峰架次和規定小時容量如圖 10 所示。21 個協調機場的小時高峰架次都高于公布的小時容量標準,其中,首都和浦東超出 20 余架次,另外,小時高峰架次超出小時容量 30%的有天津、虹橋、福州、海口和三亞 5 個機場。2015 年有 20 個協調機場小時高峰架次高于公布的小時容量,其中 8 個超過 30%,分別為北京首都、天津、虹橋、浦東、福州、三亞、成都和昆明。
我們把 7:00 至 22:00 之間的 15 個小時設定為繁忙時段。該時段內,大部分機場平均起降架次接近小時容量,說明這些機場空域范圍內每天都長時間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
以 2016 年 7-9 月份為例,分析這 92 天內北京首都、上海浦東、上海虹橋、廣州白云、深圳寶安、廈門高崎、昆明長水、南京祿口和成都雙流機場平均每小時航班量。
由圖 可以看出,上述幾個機場 24 小時流量分布特點基本一致:早上 6 點開始,機場起降航班量開始急速上升,8 點左右接近小時容量,之后保持平穩,一直持續到晚上 10 點后才開始明顯減少,一般凌晨 2 點至 5 點間起降航班最少。從 24 小時運行情況來看,起飛和降落的航班量趨勢存在較大不同。早上 6 點至 8、9 點是典型的“起飛航班波”時段,起飛航班量一直急速增長,而降落的航班較少。9 點后,降落航班量快速增長至高位,起飛航班量稍有回落,起飛和降落的航班量都趨于平穩,一直持續到晚上 9、 10 點后,起飛航班量開始明顯減少,降落航班量卻穩中有升,
迎來“降落航班波”時段,一直持續到晚上 12 點以后才開始明顯減少。上述機場小時交通流量也各有特點。北京首都機場全天均很繁忙,早上 6 點便到達小時容量值,之后一直穩定在容量值附近,23 點后才有所下降。上海浦東機場 8 點開始交通量增加至超過容量值,之后保持穩定在容量值附近,直至 22 點之后交通量明顯下降。上海虹橋機場上午 9 點之前交通量比較小,9 點至 20 點交通量明顯超過容量值,21 點之后機場交通量下降。廣州白云機場上午 9 點之前交通量比較小, 9 點之后交通量迅速增長至容量值,9 點至 21點小時流量均超過容量值,21 點之后機場交通量開始下降。深圳寶安機場上午 6 點之前交通量比較小,8 點半左右升至小時容量值,并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至 21 點,22 點開始交通量降至容量值以下。廈門高崎機場上午 7 點之前交通量比較小,9 點至 21點交通量在容量值附近呈“波浪式”波動。昆明長水機場上午十點開始接近容量值運行,18 點開始有所下降,之后小幅度波動,22 點又達到容量值后開始下降。南京祿口機場交通量在 15 點達到容量值,其余時間均在容量值以下。成都雙流機場 7-24 點均很繁忙,一直接近或超過容量值運行。
2016 年主要機場起降架次及年增長率情況如圖所示。吞吐量占全國 1%(含)以上的機場中,鄭州機場漲幅最大,達 15.86%,濟南機場漲幅也超過了 15%;吞吐量占全國 0.2%(含)至 1%(不含)機場中,漲幅最高的是蘭州機場,增長率達 33.53%,合肥和石家莊機場增幅也在 20%以上。
2015年和 2016 年每月航班量及正常率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2016 年正常率水平明顯高于 2015 年,這說明 2016 年民航局出臺的航班正�?己酥笜撕凸芾泶胧瑯O大地激發了各單位抓航班正常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航班量增長7.9% 的情況下,全年航班正常率還提升了8.4個百分點。
2016 年各月全國航班不正常架次如圖 32 所示。6、7 月份天氣原因導致的不正常航班明顯增加,其他空域用戶原因導致的不正常航班也較多,9 月份公司原因造成的不正常航班較多。
2016 年公司原因對航班延誤影響最嚴重的前 10 個航空公司如圖 所示。幸福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導致航班不正常的比例最大,達 34.34%;其次是長安航空,因自身原因導致航班不正常比例為 28.19%。2015 年因公司自身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最嚴重的公司也是幸福航空公司。
2016 年放行正常率最低的 20 位機場如圖 44 所示,上海浦東機場最低,放行正常率僅為 66.40%,無錫蘇南機場其次,放行正常率為 67.07%。2015 年放行正常率最低的也是浦東機場,僅為 59.43%。
公司未按批復計劃執行航班指的是因公司自身原因主動推遲起飛時間大于 30 分鐘以上,以公司提交的領航計劃報(FPL)為依據。由圖 60 可以看出,2016 年各公司未按批復執行情況均比 2015 年好轉,南航、東航在各機場未按批復執行的架次都比較多。其中,南航在廣州白云機場未按批復計劃執行的航班架次最多,超過 7000 架;東航在浦東機場未按批復執行的架次也比較多,超過 3000 架。
2016 年未按批復執行航班計劃比例較 2015 年有所降低。2016 年,八大航空公司中,南航在八大機場未按批復執行航班計劃的比例最高,其中在虹橋的比例接近 5%。川航和廈航在八大機場的未按批復執行航班計劃比例較低。
春運國內熱點城市
為統計查找春運期間的國內熱點城市,本報告計算出了國內各個機場 2017 年春運期間(1 月 13 至 2 月 21 日)日均流量相對于 2016 年春運期間(1 月 24 日至 3 月 3 日)日均流量的增幅,并將增幅最快和總飛行量最高的二十個機場所屬城市定義為熱點城市。2017 春運期間國內熱點城市如圖 所示,紅色標簽所示為航班量前十的機場,藍色標簽為增長率前十的機場,熱點城市多集中江浙滬地區。
從統計來看,2016 年國內城市對之間的航班飛行距離主要集中在 200 至 1800 公里范圍內,占全年航班量的 82%左右;其它飛行距離的航班所占比例較少。相比 2015 年飛行距離分布,2016 年 200-400 公里范圍內的航班量增長明顯。
精彩文章回顧
六張圖看懂亞航機隊規劃
美航欲入股南航 中美航空市場格局你懂嗎?
5年內西部最大機場會不會是Ta
首都機場年報發布:員工總數下降!
中國39家航空公司2017年1月客運數據出爐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長沙機場:第二跑道投用 邁入“雙跑道運行”時代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