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帶動成員機場順勢發展
2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北京新機場建設,并強調新機場是首都的重大標志性工程,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必須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當今世界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孕育時期,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速度經濟時代到來,航空運輸從空間范圍內將經濟全球化、產業集群、企業競爭力融合一體,大型樞紐機場及周邊地區必然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新動力源泉。對此,京津冀地區如何抓住時代的機遇,順勢發展,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引擎至關重要。
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發揮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平臺。必須堅持開放發展模式,利用北京新機場的開放姿態帶動其他機構的開放,統籌國際發展平臺促進國內外合作。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我們多措并舉,創新驅動增長新引擎。
突破空域管制制約,改善空中運行環境
中國空域管制制度一直是制約中國民航發展的瓶頸,大范圍的民航禁飛區致使航班延誤率居高不下,一般而言中國在大城市周邊設有大片禁飛區,民航飛機在空中只能從禁飛區夾縫中小心穿行、繞行,在有限的狹窄巷道上飛行還要受諸多因素限制。中國空域管理的特殊性使中國民航與國際慣例接軌速度緩慢,民航運營成本偏高,嚴重制約中國民航業的發展。北京新機場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這一矛盾將更加突出。因此,致力于空域制度改革,開放低空飛行,帶動航空地面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鏈條優化升級,是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發展的必經之路。
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無縫銜接
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帶動成員機場發展,地面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是重要的保障。積極推動建設以機場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融合高鐵、城際軌道、機場快速軌道、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設施,形成綜合各類交通方式、路空銜接緊密、路側交通集散可靠的新一代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同時,堅持共享發展,在公共交通便捷性、換乘效率、公共交通保障比例、步行距離及旅客設施等方面出謀劃策,要以“方便旅客出行”為標準審視機場群功能結構的合理性,使民航發展的成果與人民群眾共享。
推進臨空經濟區建設,合理規劃產業結構布局
臨空經濟以航空運輸為指向(人流、物流)的產業,在經濟發展中將形成具有自我增強機制的聚集效應,不斷引導周邊產業的調整與趨同,這些產業在機場周邊形成經濟發展走廊,并以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要產業,以航空制造業航空服務業結合成航空產業群,復合型的航空樞紐功能與區域完全融合。在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同時,建設設施完備的機場便捷的地面交通和商務設施,良好的自然環境,充分發揮臨空產業集聚效應,把臨空經濟區建設成為國際交通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在2019年北京新機場建成投入使用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出行需要,提升首都北京第一國門新形象。
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落實國家發展戰略、明確定位發展目標、構建機場群協同發展產業政策體系,并提升航空公司國際競爭力。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是深入理解并貫徹落實“實干精神”的決心,更是“精益求精、善始善終”,“責任意識、奉獻意識”的集中體現。春風送暖,愛在心間,“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凝心聚力,振奮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唯有如此才能完成歷史賦予的艱巨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巴航工業第四架E190-E2原型機實現首飛,認證工作穩步推進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