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特朗普禁令 設計師構思未來機場設計新趨勢

圖: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聚集了大批抗議者,起因是當天早些時候,兩名設法入境的伊拉克難民遭到拘留。 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Craig Ruttle
1月末,在美國的80多個機場,成千上外的美國人抗議特朗普上臺后頒布的第一項旅行禁令,其內容規定會暫時禁止來自七個主要的穆斯林國家的難民和移民入境。(3月15日,兩名聯邦法官再一次叫停了特朗普旅行禁令的修訂版本。)
停車場和人行道都擠滿了抗議人群,高舉著“歡迎難民”和“我們愛我們的穆斯林鄰居”的抗議牌。雖然機場是這次全國抗議的理所當然之地,但也并不足以容納龐大的抗議群體。
據美國晉思(Gensler)建筑公司全球航空設計總監Pat Askew表示,此次抗議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很可能會引起建筑界關于未來機場設計更進一步的討論。Askew曾參與設計了許多世界知名機場,其中就包括洛杉磯國際機場、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以及迪拜國際機場。
Askew向Business Insider表示:“此次抗議的規模根本不在機場方面和城市設計師的預期范圍之內。安置‘機場非飛行旅客人群’或將成為我們新設計項目的新標準。”

對于Askew和Greg Lindsay——《航空大都市: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Aerotropolis: The Way We’ll Live Next)的作者來說,此次抗議讓他們注意到了機場公共空間的需求。Lindsay表示:特朗普上臺以后,安保措施也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對于建筑師是否將“開拓更多的公共空間”納入機場設計方案來說,這也將是一大挑戰。
Lindsay說:“我認為這終將變為一個政治決策,意味著誰要當權以及我們最終向誰交差。說實話,對于當局的針對機場迎客層面的種種友好措施,我并沒有感到起到多大幫助。盡管我覺我們應該多少有所感受到。那是機場最具象征意義的特征之一:因為正是在機場,時時刻刻發生著歡迎和離別。”
Lindsay表示,大部分美國機場都沒有人行道和任何形式的綠化區域,這完全與建設公共區域的理念相背離。
“一直以來,這就是一個充滿監視的國家。我們在機場中被高度監視,他們唯一想讓你做的事也就只有購物罷了。”
Lindsay和Askew描述了一種叫做“航空大都市”全新設計理念,在美國,此理念已慢慢吸引了一部分人群的關注。此理念闡述了:機場不只是一個你趕飛機的毫無生氣的地方。相反,這是一個連接城市和社區,營造生活氣息的地方,就好比步行街、餐館以及寬闊的人行道。

圖:丹佛國際機場公共廣場 圖片來源: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他們同時也提到舊金山國際機場,那里的一大特色便是公共藝術畫廊,供人們欣賞展出。這些設施旨在提高公眾參與度,在安全的監管之下,對公眾免費開放。
2008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國際機場建設了造價11億美元的公共廣場、餐館、咖啡店,以及面積為200平方英尺的天窗。丹佛國際機場則建造了一個大型露天步行廣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定期舉行活動。
據航空貿易中心負責人John Kasarda表示:雖然合并公共區域的理念在一部分美國機場已經初露鋒芒,但相比國外,“航空大都市”則更受歡迎。
他說:“在設計和機場公共空間發展方面,美國已經落后于西歐和亞洲。”
例如,阿福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配有一個大型人民廣場和一個小型畫廊,畫廊展出著來自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的藝術作品。新加坡樟宜機場的特色則是其機場公園,里面種滿了當地的仙人掌、蘭花,同時建有一座蝴蝶花園,當然還有那個所有人都可以體驗一把的四層樓高的室內大滑梯。
對于接下里幾年內,無論誰當總統,Kasarda都十分看好美國航空大都市的快速發展前景。
他說:“對于特朗普當局的旅行禁令,我認為對于美國機場公共空間的發展的影響甚微。但是,安全問題卻是未來機場設計的需要著重關注的方面。無論政府的類型或者當局的政治意向如何,機場公共空間大變革必定是不可阻擋的全球趨勢。”
Lindsay透露,建設更多的公共空間對于機場的財政問題也會有所幫助。
他還說:“若機場變成了一個更加都市化的公共領域,那么將會吸人更多非飛行旅客,這也將幫助機場實現財務獨立。優質的公共空間將有益于商業發展。”
Askew表示,新增的公共空間也將增強旅客的以及周邊城市的飛行體驗。他說,此次美國抗議所引起的關注,“將會有益于認識到‘機場實際上也是市民中心’的理念。機場也真正是我們國家和城市的象征,為大眾提供更多的空間絕對是正確之選”。

圖:2017年1月29日加州洛杉磯國際機場,抗議特朗普旅行禁令的示威人群將機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無論機場是否為抗議者騰出空間,Lindsay都相信抗議者無論如何都能找到落腳之地。1月在丹佛國際機場,一開始抗議人群聚集在機場入境大廳,妨礙了安保人員的工作。所以他們很快轉移到了一個面積為8萬平方英尺的廣場,而該廣場建于2016年。
其他機場的示威人群則自主選擇了聚集地。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和洛杉磯國際機場,人們則選擇扎堆于狹窄的人行道和公路上。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的抗議者從1月開始,每日在入境區域組織守夜抗議。
“短期來講,大量的人群聚集在機場,并且發現部分空間新用途,這是一個好兆頭。如若你的抗議之心足夠強烈的話,在任何一塊公共空間都可以進行抗議。我們不必刻意為抗議活動規劃一塊空間。抗議活動顯示了人們愿意克服困難和阻礙去達成目標的心態。”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愛在東航里 情系旅客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