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打造綠色國門 通向多彩未來
6月1日,在加強能源節約與管理助推綠色消費國際會議上,首都機場、上海寶鋼、中國重汽等8家單位入選2017年中國優秀能源管理案例評選。本次評選是我國首次組織優秀能源管理案例評選,優勝者將有機會參與國家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全球能源管理領導獎評選。
在此次評選中,首都機場作為唯一一家獲獎的服務型企業,是行業內首家獲得全國優秀能源管理案例的機場,在民航業樹立了典范。
貫徹體系成效高
一直以來,首都機場將能源管理體系建設作為節能工作的基礎與核心,遵循“策劃-實施-檢查與糾正-持續改進(PDCA)”的體系思想,將能源管理的每個要素落到實處。每年年初組織各能耗部門認真開展能源評審,并將考核目標細化到各業務模塊。在運行過程中,嚴格執行節能操作,不斷優化經濟運行方案,有效提升系統能效。通過定期分析能源數據,及時關注能源參數異常,并認真分析能耗走勢及原因,將結果上報。在體系建成的幾年里,首都機場能源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單位能耗強度持續降低,超額完成相關考核指標,取得了顯著進步。
精細管理顯身手
首都機場能源種類繁多,能耗系統構成復雜,涉及暖通、照明、行李、捷運、信息、橋載設備等十幾個專業系統,對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要求高。面對這樣的復雜系統,首都機場能源系統的管理人員迎難而上、埋頭苦干,不斷提升精細化控制水平和程度,在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其建筑特色具有中國文化的表達,呈現出了全球視野的中國門戶形象,在華美、莊嚴的建筑外表下,其照明系統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但照明系統的能耗也是航站樓乃至公司能耗的主要組成部分。首都機場負責樓宇管理的工作人員針對不同區域的服務需求,結合北京市不同季節的日照變化、航站樓不同區域特點及采光情況,創新思維方式、因地制宜制定相應的運行方案,包括照明區域精細化,由原有的20個大區劃分為130個小區;時間控制精細化,每年調整24次開閉燈時間;資源分配精細化,協調相關單位將分散使用的機位集中到某區域分配,多措并舉,最終年節電量超950萬千瓦時。
與此同時,首都機場還多方入手,持續提升管理,從行李系統到橋載設備,從空調系統控制到停車樓光源改造,每一個項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首都機場機場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態度。
節能技改勇創新
首都機場作為“中國第一國門”,是國家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對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要求嚴格,因此節能改造難度大、周期長,但是首都機場依然以降低能耗、減少排放為綱領,在節能技改項目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從清潔能源替換到光伏發電,不僅為首都機場打造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更是每年為首都機場節電超1500萬度。從率先推廣純電動大巴車,到充電站的建設,首都機場努力打造綠色節能的“示范點”。大力推廣節能技改項目,樂于對新技術的探索和嘗試,為首都機場帶來了“真金白銀”的節能實惠,也為其他開展節能項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更是以實際行動為首都的藍天做出了貢獻。
外部合作共提升
在能源管理的過程中,與外部單位的密切合作也為首都機場能源管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首都機場積極參加各級主管單位組織的節能減排討論會等,深入領會各項精神、政策并轉化為實際工作。與國內知名認證機構合作,協調專家深入一線開展調研,有效輔導各部門開展體系建設。聘請專業咨詢機構或節能服務公司,開展能源審計、節能診斷等工作,持續提升能源管理的專業性,2013年能源審計報告還被北京市發改委評為良好并獲得資金獎勵。此外,還與上海虹橋、深圳寶安等機場管理公司就節能技術應用、節能組織架構等方面開展探討,為節能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桃園機場淹水 “立委”鄭運鵬兌現承諾發送雞排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