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空防安全憑智勇 文韜武略顯英雄
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隸屬于民航總局公安局的首批空中警察開始在航班上值勤。在山航有著空中安保工作經驗的陳磊參加了空警的招錄并通過層層選拔,成為國內首批2000名空警之一。如今,他隸屬于空警十二支隊,飛行17年,他從一線轉向“幕后”,主持創建民航航班安保預警系統、空警警械管理系統,并參與編寫機上反恐相關行業教材,可謂“空防安全憑智勇,文韜武略顯英雄”。
“仗劍走天涯”
空警不只是力氣活兒
陳磊是濟南章丘人,1998年畢業于機械維修專業,剛巧碰上山航太古公司招機務,1999年,20歲的他以機務身份進入山航。2000年山航因發展需要引入CRJ飛機,需要一些機務人員跟隨飛機以便隨時檢查放行,并培訓出一批“T+3”的員工,即同時擁有乘務員、安全員、機務人員的三重身份。陳磊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4月份在廈門召開的全國民航空防安全會上,民航總局表示組建空中警察隊伍的工作正緊鑼密鼓地展開。同年5月份,陳磊報名參加空警招錄,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成為一名空警,如今隸屬于空警十二支隊。
空警被很多人稱作“飛機上的便衣警察”,和隸屬于航空公司的安全員相比,隸屬于國家公務員序列的空警考核更為嚴格,經過筆試、面試、政審、體能測試、空警執照考取、放單飛行等很多步驟,才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空警。
說到空警的職責,主要是維護客艙秩序,保障空防安全。陳磊認為,空警就是一個背負著空防安全的使命,“仗劍走天涯”的群體,不只是“提刀拼命”的力氣活兒。“劍”是“走”的資本,是空警綜合素質的體現,具體包括:較高的政治素質,必要時勇于犧牲;過硬的身體素質,體能必須達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臨危不懼、靈活應變;高超的技能素質,要熟練掌握各種制敵技巧;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包括對空防形勢、法律法規及國際公約的學習等。唯有劍術高明,才敢于去行走天涯路。“走天涯”是說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在空中飛行中,需要克服枯燥乏味去明察秋毫、明辨是非、維持秩序、打擊犯罪和力行反恐,體現的是一種堅韌、豪情和自信。
從一線到幕后
主持創建民航航班安保預警系統等
目前,陳磊擔任空保支隊生產指揮單元的經理。生產指揮單元共有21人(含兼職飛行人員),主要負責空保人員的計劃排班、AOC調度、警械管控以及情報信息等管理工作。
身兼安保飛行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和創新項目工作三者于一身,陳磊坦言自己確實工作精力有限,工作能力也有限,肯定要有所舍棄。
“目前,由于腳踝受傷,我基本上不再參與安保飛行,主要精力放在了行政管理和創新項目開發上。多年的工作經歷告訴我,我是一個工作中喜歡挑戰和壓力的人,樂衷于不平凡的工作成果給我帶來的成就感,不敢去想象工作空虛或無所事事給我帶來的切身感受,所以對于壓力和挑戰我樂此不彼。其實,空中執勤是一種意義,為空中安保工作提供服務也是一種價值體現,我一直這樣認為。”
勤務工作是空中安保隊伍建設的核心,可勤務工作的實施往往處于被動局面。隨著民航公安情報信息化建設步伐的不斷推進,如何做到主動應對復雜多變的空防安全形勢,實現“預先判斷、目標明確、動態部署、多方聯動、有效防控”的目標,成為空警十二支隊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由此,立足于山航生產運行的實際,嘗試為山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航空安保系統成為陳磊的一項重要工作。
2010年,陳磊帶領情報信息小組全體成員,立足于空警執勤的現實條件,先期創建了民航航班旅客風險評估系統。2011年,結合空警實戰的需要,針對該系統運行中存在的數據延遲、比對資源單一、風險發布效率不高、自動化程度低等各類問題,進行了優化論證,確立了系統升級方案,又主持開發了民航航班安保預警系統。2011年10月,該系統通過了由山東省公安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項目鑒定。這項研究碩果累累,目前已有101名逃犯落網。
而針對空警執勤警械管控較為分散的業務特點,2015年,陳磊在經過縝密的可行性研究后,向支隊領導提出了系統建設的規劃并獲批啟動建設,利用3個多月的時間同警械管理人員一道開發建設了空警警械管理系統。
熟讀犯罪書籍造就反恐達人
致力構建山航“數據空防”品牌
由于從事的是空中安保工作,所以陳磊格外關注空中安保和空中反恐相關的著作。
陳磊向記者介紹,自己讀過很多空中安保和反恐類書籍,像《航空犯罪及防控體系研究》、《國際航空安保公約中的非法干擾行為研究》、《機組安全防范使用指南》、《反恐技術方略》、《中國政府恐怖主義危機管理問題研究》、《現在警察戰術理念》、《歐美危機警務談判》、《孫子兵法》、《十術百謀》等等。
“上述各類書籍,對于空中安保領域反恐實戰應用內容沒有涉獵。”令陳磊遺憾的是,這些書籍要么是行業外的反恐理論書籍,側重于國家宏觀層面的反恐策略問題的研究;要么是行業內的航空犯罪理論研究類書籍,側重于航空犯罪法律問題的研究;再就是一些軍事方面的戰術戰法類書籍,側重于各類戰爭謀略適用問題的研究,但具體到結合實戰的機上反恐戰術戰法的研究,在國內還是空白。
于是,空警十二支隊申報了2014年民航安全能力建設基金項目,并于2014年7月正式獲批開始建設。陳磊作為課題組的組長,帶領課題組成員深入到新疆航空警五大隊走訪和調研,獲取反恐前沿的一手資料;多次召開課題研討會,研究課題的創作思路;并與各位專家教授進行過數次的業務溝通和探討,掌控寫作的內容和方向;先后三次近一個月的時間組織人員赴青島拍攝《機上反恐實戰技能應用教程》視頻教學片,從始而終具體把控拍攝的思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時近三年,《機上反恐戰術戰法》《機上反恐實戰技能應用教程》兩部行業教材問世,由此填補了我國民航空中安保領域關于機上反恐研究的一項空白。兩冊書的出版,對中國民航機上反恐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正如空警總隊總隊長薛榮國親筆在《機上反恐戰術戰法》序言中說的那樣:“此書可作為民航安保人員、空勤人員、民航院校和警察院校開展培訓與研究的教材資料”。
陳磊深知,當前是一個互聯網+的大數據時代,數據共享、數據整合已成趨勢,航空安保工作數據化也已成為必然。他憧憬,未來通過空中安保行業數據的大整合、高共享和深應用,充分釋放安保信息化創新發展活力,以大數據主導勤務、引領實戰和管理隊伍,推進隊伍智能化建設,可以構建具有山航特色的 “數據空防”品牌,實現空中安保工作的跨越式發展。
相關鏈接:生活中的陳磊
愛看《士兵突擊》
感恩家人的支持與付出
2009年11月2日,陳磊和妻子的愛情結晶誕生了。如今,大寶已經8歲,二寶剛剛9個月,這個在工作崗位表現優異的七尺男兒卻坦言,家庭是他常常忽略的一方,他時時刻刻感恩妻子以及父母為這個家所付出的一切。
在大寶剛剛一歲的時候,陳磊開始主持開發民航航班安保預警系統。最終的結果令人欣慰,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系統的卓越,也看到了陳磊臉上的欣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2010、2011兩年間,陳磊很少凌晨1點前休息,孩子還在襁褓,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可是他的妻子每次醒來看到他還在電腦前鉆研,終究是不忍心打擾。加上父母也時常幫忙,才能讓他這么心無旁騖地盡早研究出成果。陳磊很感激家人的理解,也很感謝那時沒有放棄的自己。
另外,陳磊平日醉心于研究空防理論與實戰的結合,閑暇之余也會看一些電影或電視劇尋求靈感,“我最喜歡看《士兵突擊》,對于人物許三多的人生價值觀頗為贊同。從他身上,驗證了‘吃虧是福’的辯證法;明白了‘人活著,要多去做有意義的事情’的人生真諦。”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