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打造飛機監護新模式 推動又好又快安檢
“2號應急處置崗請注意,726機位左側發現一名疑似無關人員,中年男性,身穿米黃色外套,請迅速前往處置”。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一輛貼有安檢標識的汽車出現在了視頻監控畫面中,兩名安檢員迅速下車走向對講通報的位置,對異常情況進行了處置……
3月26日14時,在首都機場西區的7號停機坪上,一場模擬無關人員靠近航空器的處置演練正在有序進行。這是該停機坪正式運行區域監護工作以來的首次演練,標志著首都機場飛行區6、7號坪將徹底告別傳統的飛機監護模式,更是機場安保工作的一次突破和創新。

打破傳統觀念 發展機場安保新模式
首都機場飛機監護工作移交民航企業管理的35年中,監護工作模式一直沒有較大的改變,始終沿用著“一人一機”的單機固定值守模式。而首都機場的圍界卻隨著機場發展不斷升級,圍界入口安全檢查工作日益完善,直至目前已經形成了人防、技防相結合的高效防護網。
在整個民航跨越式發展的大背景下,原有的飛機監護作業急待升級和創新,傳統的飛機監護模式不僅占用人員數量多,而且受限于固定崗位視線受阻等不利因素,整體崗位并沒有發揮到最大的防護作用。鑒于此原因,安保公司積極克服舊有體制和固有思維模式的雙重禁錮,在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于2016年3月在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的遠機位率先推行區域監護模式。2018年3月26日,此模式開始在首都機場西區6、7號坪正式運行。

四位一體聯動 機場監護區域全覆蓋
區域監護主要是通過攝像監控、區域巡邏、固定瞭望和應急處置的形式,對原有的監護區域實行多方位的立體式管控。區域監護的執勤人員不再像以前一樣固定值守著某一架航班,而是通過網絡設備進行遠端觀察,結合室外瞭望、區域巡邏和應急處置的方式實現對整個劃定區域的全面管理,從而有效的提升了首都機場整個飛行區的安全管理裕度,在技術層面實現了對機場整個監護區域的全覆蓋。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固定值守崗”員工通過望遠鏡和強光手電的配合,對所在區域進行不間斷觀察。當發現機坪安全隱患時,立刻呼叫“應急處置崗”員工進行處置。“應急處置崗”配備有應急處置器械,能夠有效的提升安保人員的執勤效果。此外,區域監護模式的后臺還設有“視頻監控崗”,能夠實現對停機位的全景監控,既可以監視機位上的航空器保障情況,又能夠監督員工的工作狀態。

項目運行順暢 助力航空安全顯身手
首都機場區域監護試點工作運行以來,安保公司員工始終秉承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高度負責的安全責任意識,各崗位協同配合,有效識別了機坪異常情況。截至目前,共發現并處置異常情況100余起,為首都機場空防持續安全貢獻了力量。
此外,區域監護的試點運行以技防和人防相結合,安全裕度有效提升、合理節約了人力資源、有效改善了員工工作環境。天津、成都、內蒙古等多家機場先后到區域監護現場交流學習,為全面推進首都機場區域監護項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首都機場區域監護工作的日趨完善,未來,此項技術將應用于北京新機場的飛機監護工作中,為全面提升北京新機場的安全防范效能做出貢獻。安保公司將始終秉承“三個安檢”(依法安檢、科學安檢、人文安檢)工作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首都機場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深圳機場:出發大廳入口車輛“只進不出” 通行更順暢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