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簽派的這兩年
2015年發生很多讓我記憶猶新的事,那一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勝利舉行;那一年,屠呦呦作為中國本土科學家首獲諾貝爾醫學獎;同樣是那一年,我離開了校園,從中國民航大學畢業,通過層層篩選成為了一名南航新疆分公司的飛行簽派員。
簽派這個職業大多人都不太了解,有人說我們是“不握桿的飛行員”,有人說我們是“萬里藍天的指揮官”,經過了兩年的切實體會,盛名之下看其本質,不謙虛的講,我們確實是這樣。一次飛行,從起飛到落地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都是簽派員的工作范疇。飛機飛哪兒、什么時間飛、怎么飛,都需要簽派員們來調度、協調、指揮。出現極端惡劣天氣時,我們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與雷雨、大風、暴雪、大霧爭分奪秒,快速安排航班備降、調整航班計劃,及時恢復航班正常運行。
不得不說簽派這個工作崗位跟部隊一樣——是一個大熔爐,鍛造人的精神,磨礪人的品質。兩年來,我從一名稚氣未脫的大學畢業生到一名資質完備簽派員的變化,體現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的“強迫癥”
“我們這個工作性質不允許任何馬虎。”這是我在進入單位之初,無數師傅、學長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保障航班安全與正點是簽派員的職責,而安全二字,就是我們強迫癥的來源。對于航班運行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失之毫厘則謬之千里,強迫癥的養成在簽派員的成長中百利而無一害。飛行計劃的反復檢查,航路限制的反復核對,再加上席位間不斷的交叉檢查,這樣的強迫癥讓我們將人為風險降至最低,一次又一次挽回了可能發生的差錯。2017年12月31日晚,隨著南方航空CZ6960航班平穩降落在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南航新疆分公司實現了安全飛行63周年的新業績,再次刷新了中國民航最高安全紀錄。自豪的說,這與一代又一代簽派人的強迫癥密不可分。這樣的強迫癥也潛移默化的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哪怕在輪休日,看到頭頂風云突變,總會在手機里查詢機場天氣報文,默默說一句:“哎,上班的兄弟又要辛苦咯。”
我們的責任感
每個職業都有其特殊的職業責任感,簽派員更是這樣。小到航班正常時旅客的一聲夸贊,大到活體器官運送成功時的歡呼,我們的責任感來源于每一次對于我們職業的肯定,沒有朝九晚五,依然無時無刻。我們的工作經常早上五點多起來,或者半夜一兩點才回家,甚至一整夜不能睡,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忙起來幾個小時在座位上站不起來,電話接到手發軟,回到家已經不想說話,人沾床就睡著。作為一個簽派菜鳥,從無憂無慮的大學樂園到這樣一個高壓環境,我抱怨過也困惑過,而老簽派員卻告訴我,想想我們的責任感:惡劣天氣,我們的努力讓多少旅客安全回家;大面積航延,我們的協調讓多少旅客盡早到達;活體器官運送,我們熬夜兩小時換來的是一個鮮活生命的保存。想到這,累并快樂著融入到了我們的心中,這就是我們的責任感。
我們的執著
“是不握桿的飛行員,是不拿扳手的機務,是不去塔臺的管制”這句話是對我們業務的肯定,也恰恰說明了我們專業知識的包羅萬象。而對于專業知識的執著,是我們保障航班安全正點的有力武器。機組狀況、飛機狀況、天氣狀況、空域狀況都是我們需要熟悉掌握的數據,而與之對應的機組執勤時間、MEL手冊、氣象知識、航圖知識我們駕輕就熟。上班兩年,我經常能見到的場景就是爭論。辦公室、會議室、休息室乃至于下班后,同事們對于業務的爭論與探討聲聲不絕。師傅口中的專業詞匯,讓我在羨慕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后,隨身攜帶手冊就成為了我的習慣。遇到放行時的迷惑,及時翻閱手冊找理論支持;遇到機場導航設施關閉,我也能夠獨立分析給出放行建議。今年來的新同事跟我探討專業問題時,我發現自己也能夠有理有據的進行講解,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就是我當簽派員兩年來的收獲,有過困惑有過迷惘,但回顧過去看到的更多是改變和成長,一個稚嫩的大學生在這里有了“強迫癥”,有了責任感,有了對于業務的執著,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相信將來我的職業、我的崗位還會賦予我更多。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航新疆運指完成對阿克蘇機場航務代理工作的監督檢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