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機場:初心點亮航路 再開民航新篇
北緯18°,中國南端秀美海岸線上,坐落著一家現代化的大型民用機場,這就是海南自貿港空港門戶——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從1994年7月1日通航之日起,三亞機場經歷27年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如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之際,正已全新的面貌和姿態展翅翱翔。
初心,肩負使命
三亞機場,是海南自貿港的形象名片,也是三亞溝通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海南島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年前民眾外出探親、進島旅游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開放空域,建設機場,已成大勢所趨。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前輩們的多方爭取,三亞機場應運而生:1987年12月12日,三亞機場立項建設得到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正式批復。經過近3年的選址、規劃、設計,1990年5月,三亞機場開工建設。1994年6月30日下午17時許,三亞機場首架航班、中國國際航空波音747—SP2454號飛機平穩降落三亞機場長達3400米的跑道上,留下了第一道民航客機輪胎印痕,“北京-三亞”試航成功,7月1日,三亞機場正式通航,三亞的空中橋梁正式架成,翻開了三亞民航史的第一頁!
多年來,在省市政府及行業主管單位對民航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三亞機場奮勇向前:200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跨入大中型機場行列;2011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人次,進入千萬級機場行列;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成為國內首家躋身“兩千萬俱樂部”的非省會地級市機場;2019年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翻開三亞民航史上的新篇章;2020年三亞機場高峰小時容量標準調增至25架次/小時,航班放量工作歷時9年獲重大突破;2021年連續第1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成績的背后,是三亞機場面對市場壓力、疫情影響等種種不利條件的制約,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全員齊頭并進努力的結果。三亞機場強勁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海南及三亞航空旅游市場的穩健發展。
回首三亞機場的建設和發展歷史,經歷過國企改革、機構重組、航站樓改擴建、破產重整等一系列重大變革,期間三亞機場的發展經歷過高峰,也曾在低谷徘徊,但全體鳳凰人聚焦航空主業的初心從未改變。
堅守,深耕厚植
三亞機場作為國內干線機場,占地面積七千余畝,跑道長3400米,可滿足波音747、空客340等大型飛機全載起降的要求,是一座現代化的4E級民用機場。為做好放量后航班增長的準備工作,三亞機場一直以來致力于提升機場綜合保障能力,三期擴建工程竣工后,現有航站樓面積為10.7萬㎡,停機位數量達83個,登機廊橋18個,可保障旅客吞吐量2300~2500萬人次/年。2020年2月27日,海南地區航線調整方案及三亞機場進離場航線分離程序正式實施,有效緩解了空中交通沖突,提升了空域容量。
一直以來,三亞機場緊緊圍繞民航局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補短板、建機制、抓落實,深刻認識民航安全工作的“五個屬性”,切實以“三個敬畏”“六個起來”為抓手,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強化安全風險評估,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推進“三基”建設;從機場窗口服務形象規范、服務投訴發生率管控、服務環境氛圍營造等方面著手,深入開展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推行“易安檢”“醫療服務愛心巡檢”“行李可視化系統”“老年人服務綠色通道”等服務創新產品,服務品牌影響力及服務口碑持續攀升。在2021年“平安民航”建設考核中,三亞機場合格率達98.4%,在中南轄區千萬級運輸機場排名第四,更是榮獲“2021年全國市場質量信用AA等級用戶滿意企業”榮譽稱號,標志著三亞機場的安全服務品質備受認可。
2021年,三亞機場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實現安全穩定運營,多項指標持續向好發展。2021年春運旅客吞吐量204.3萬人次,位列全國機場第12位,航班執行率71.94%,在全國機場中名列前茅;春節黃金周期間,三亞機場保障旅客吞吐量33.8萬人次,2月14日過夜停場飛機108架次、2月17日飛機起降451架次,創機場歷史新高;實施公務機密集停放運行方式,2月14日,公務機同時停場達45架次,創下海南地區公務機停場春節單日歷史新高。“五一”假期首日,三亞機場客流量達6.86萬人次,刷新機場歷年“五一”假期單日客流量紀錄;當日寬體機占比達33.24%,創下機場通航以來寬體機單日占比的歷史新高。
開拓,精準施策
搭乘海南自貿港建設東風,三亞機場頂住疫情和破產重整雙重壓力,爭創一流營商環境。三亞機場深化免稅業務合作,與中免三亞免稅品公司合資經營機場免稅實體店(800㎡)于2020年12月30日正式營業。2021年三亞機場將法式花園進行改造,建設候機樓免稅商業綜合體,經營面積約5000㎡,目前正在進行精裝修,預計2022年春節前完工并正式對外營業。此外,機場免稅三期項目計劃在法式花園建設完成后進行,面積約1000㎡,預計2022年8月份對外營業,屆時將有更多品牌入駐,進一步滿足離港旅客的免稅購物需求。
作為海南首家保稅物流中心,由三亞機場負責建設和運營的三亞保稅物流中心(B型)位于三亞機場貨運站西側,占地面積49096㎡,總建筑面積27198.87㎡。2021年9月23日,三亞市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順利通過由海口海關、財政部海南監管局、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組成的聯合驗收組正式驗收,為項目正式運營奠定了基礎,也為未來形成三亞機場臨空物流集聚效應搭建了基礎平臺。
三亞機場現已形成空運、陸運、鐵運等多種交通方式互促聯動的發展格局,打造集跨境購、餐飲娛樂、文化展示等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隨著海洋主題的“海洋之眼”、國內西擴免稅連廊“時光隧道”及國內行李提取廳等系列人文主題環境的改造投用,三亞機場這張中國熱帶濱海人文機場的品牌名片必將更加深入人心。
蛻變,騰飛夢想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關鍵之年。三亞機場在省市政府、民航局及海南機場的大力支持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從嚴治黨,通過黨建+業務、黨建進班組、黨建促作風持續推動公司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積極推動公司黨建陣地建設,筑牢黨組織堅強的戰斗堡壘。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三亞機場嚴防死守、筑牢防線,成為國內第一家保障武漢復航后首班出港航班的機場、海南省第一家保障境外防疫物資入島的機場、海南省第一家保障湖北籍滯留旅客返程的機場,確保未發生機場責任原因造成的人員漏檢事件,確保員工抗疫“零感染”,2020年9月,三亞機場黨委榮獲由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頒發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特別是在破產重整的關鍵階段,三亞機場黨委憑借科學的管理以穩定隊伍、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終于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為實現“打造國際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國際區域航空門戶樞紐,一帶一路航空物流支點機場”這一發展目標,三亞機場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民航“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和“四型機場”建設要求,立足海南自貿港建設,通過航權開放及離島免稅等政策,補齊短板,優化環境,在提升航線航班數量的同時重點提高航線航班質量。同時通過建設運營海南首家保稅物流中心(B型),逐步拓寬口岸資質和拓展貨源品類,積極開通歐洲等免稅品貨源地至三亞的貨運航線,梳理封關運作后的國內貨物運輸操作模式,研究空陸聯運等可行規劃,努力推進航空物流轉型升級,實現國際貨運快速發展;擴大機場免稅消費品貿易規模,增加離島免稅購物品牌,豐富免稅品種類和數量,提升免稅商品檔次和服務標準水平,引領帶動現代物流產業鏈,有效聚集多種物流要素,推動產業集群,全面形成三亞機場的新發展格局。
勇立潮頭敢為先,奮楫揚帆謀新篇。三亞機場將從百年黨史和民航發展歷程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以“十四五”規劃為目標任務牽引,以深化改革為實現途徑和治理手段,奮力邁向民航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菏澤牡丹機場交接 山東機場集團再添新成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