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9月30日前通航!新京報全方位揭秘
1月3日,北京市發改委在城市副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情況。
大興國際機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直線距天安門約46公里、距雄安新區55公里、距北京城市副中心54公里、距首都機場約67公里、距廊坊市約26公里,將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到2025年預計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建設有“三縱一橫”4條跑道、70萬平方米航站樓,規劃用地27平方公里,機場工程總投資799.8億元。
據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民航計劃2019年1月即開始飛行區的校驗飛行,2019年6月30日實現主體工程竣工,竣工驗收完成后,組織各有關方面進行綜合演練,9月30日前正式通航。北京市的建設期保障工作將更多地轉向統籌協調、運營支撐,包括機場跨省域行政管理、航空公司轉場、航線拓展、外圍骨干交通項目通車、市政能源保障、民航生活基地建設、南苑機場搬遷等諸多方面,特別是臨空經濟區起步區也將全面建設,加快直接為機場運營服務設施建設。
2018年12月26日,航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今年起,很多北京的朋友們出行就要從這里飛啦!
2018年最后一個工作日,知道君(xjb-jingshier)探訪了正在加緊建設的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以及配套的電力、管廊、軌道交通和機場高速等情況。今天,知道君就來給大家全方位揭秘一下這座即將啟用的新機場!
航站樓:采光玻璃裝三層,裝修材料抗12級風
2018年12月29日上午,知道君來到正在建設的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當天氣溫低于零下10℃,仍有很多工人在室外航站樓頂進行裝修。
2018年12月29日,航站樓的樓頂,工人正在施工,整個外立面已基本完成。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機場航站樓地上地下一共有5層,知道君下車的地方是4層,也是出發層。進入航站樓,整個大廳已經有了航站樓功能的雛形。出發層是旅客用來值機的樓層,知道君看到,用來值機的9個值機島正在裝修,土建基本已經完成,每個柜臺的鋼鐵框架已經搭好,中間已經預留行李傳送履帶。
航站樓中正在裝修的值機島。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通過尚未裝修的樓梯上到五層,整個建設景象盡收眼底。正前方,有五個巨大的吊車在輔助頂棚施工。從三層到五層,都有工人在施工,腳手架、花崗巖石材還占據著這座未來的國際機場。
2018年12月29日,航站樓核心區,工人正在進行吊頂裝修。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北京新機場指揮部航站區工程部副總經理高愛平介紹,知道君所在的地方是航站樓的核心區中央,頭頂碩大的圓形玻璃穹頂,直徑有80米。在圓形穹頂周圍,知道君看到,分布著8個巨大的C形柱,這些C形柱就像8根伸向天空的樹干,撐起了整個航站樓的樓頂。
據高愛平介紹,這些C形柱的周圍的有很多氣泡窗,主要用來采光。“為了采光,航站樓頂有很多地方鏤空安裝了玻璃。”他介紹,航站樓的玻璃是隔熱玻璃,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鋁網玻璃,一種是彩釉玻璃。“這些玻璃的作用是節能,加了鋁網之后,可以反射70%的太陽光,節能效果提高30%。”
正在施工的航站樓C型柱,整個航站樓分布有8個,C型柱的氣泡窗可以用來采光。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此外,玻璃的強度也絕對有保障。“玻璃安裝了3層,每層有12厘米厚,最頂層是鋼化玻璃,中間是空氣層,空氣層的中間加了4厘米厚的鋁板網。”高愛平說。
高愛平所在的工程部目前主要在進行精裝修和設備安裝。據他介紹,到目前為止,地面花崗巖石材鋪貼完成80%,大吊頂工程完成95%,整體裝修工程完成了80%。設備安裝基本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單機調試,調試的內容包括單臺空調、水泵等設備。“春節之前,裝修工程基本結束,單機設備調試基本完成。過了春節之后,將于三月份進行聯合調試。”高愛平說。
航站樓的裝修特點是面積大,僅航站樓核心區的吊頂面積就有18萬平方米,整個航站樓的吊頂是30萬平方米,超過有400個足球場面積。吊頂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鋁合金蜂窩板,厚度1.5厘米。高愛平介紹,這種材質,主要特點是平整度好,整體造型美觀。此外,航站樓的抗風能力很強。“我們在珠海做過抗風能力實驗,可以抵抗12級臺風。”高愛平說。
換乘:4000個車位,安檢后最多步行8分鐘登機
高愛平介紹,軌道交通在航站樓地下二層設站,目前裝修完成,已經移交鐵路部門管理。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航站樓下方,多條軌道交通線路南北集中縱貫穿越,特別是高鐵通過航站樓下方時,設計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50公里,這種穿越形式和速度設計均為全球機場首次。旅客在地下二層高鐵站臺通過大容量電梯或扶梯直接進入航站樓,實現了空陸交通“無縫銜接”和“零距離換乘”。
地下一層是個廣場式的換乘中心,目前正在裝修,電梯等設備正在安裝。“在換乘中心,可以換乘高鐵、地鐵、城鐵等,其中包括京雄城際,廊涿城際,還有機場快線。”高愛平說。
從地下二層的站臺上到一層換乘大廳后,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到達所需要乘坐的交通工具。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興國際機場主航站樓采用中央放射的五指廊構型,這種構型的特點是指廊短,空側延展面大,在擁有更多近機位的同時,做到旅客安檢后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約600米,步行時間不到8分鐘,效率優于世界其他同等規模機場。
此外,從停車樓進機場也僅僅需要幾分鐘。停車樓在機場北部,左右各一個,每座停車樓包括地上三層和地下一層,兩座停車樓可提供4000個車位。
高愛平介紹,目前,內部裝修包括涂料工程基本結束,明年開春進行自流平地坪漆施工。未來還將進行頂部綠化,安裝光伏發電設備。知道君看到,停車樓頂有一排排的水泥樁,這些就是為安裝光伏發電設備準備的。
大興國際機場停車樓樓頂,預留了很多水泥樁,將來會安裝光伏太陽能板。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知道君從市發改委了解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還在機場貨運區、東跑道、公務機區三塊區域建設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年均發電量達到610萬度,約占機場總能源使用的1%。此外,在飛行區北一跑道鋪設的光伏系統,是國內首個民航系統跑道周邊的光伏系統。
交通:地上高速“懷抱”軌道,地下高鐵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高速公路起點為南五環團河橋東約450米處,主線全長27公里,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100-120公里/小時,已于2018年12月底全線貫通。
新機場高速公路有7.9公里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新機場線、團河一級公路和地下綜合管廊共4個項目、四層結構于一體的共構段。加上京雄城際鐵路以及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最多的時候,6個項目在一個廊帶同步建設。
全線貫通的新機場高速航拍。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知道君在一處施工現場看到,新機場高速和軌道交通新機場線是一體的,高速路在上,“懷抱”著地鐵新機場線,在他們的西側,則是京雄城際鐵路的高架,仍在施工建設。
這是北京市第一例路軌共構的項目。北京市政路橋集團負責軌道交通的建設,樁基部分都是他們負責。現場負責人解釋共構段的建設難度,“別人修橋可能就修一層,這個等于說我們是干了兩層”。
據他介紹,與普通的軌道線路相比,共構段很明顯的差別就是樁基深,將近55米左右,設計要求是八級地震,而一般的軌道交通樁基也就30米左右。軌道平面到高速梁底只有17米,使得軌道鋪設時部分大型設備沒法使用。
當然,共構的好處也多多。
“主要是節約土地,大約能節約600多畝用地,其次是節約材料,高速和軌道交通共用了一個。此外,后期維護成本也會降低。”
據他介紹,地鐵新機場線一期到草橋,二期到麗澤商務區。設計時速160公里/小時,從草橋到新機場只需三十多分鐘。知道君了解到,160公里的時速,也是北京地鐵里時速最高的線路。
此外,新機場高速的建設中采用了很多新技術。
京投公司項目負責人張彥鐸介紹,新機場高速全線大面積采用了融冰雪材料,可以把結冰點降到零下12℃左右,克服冰雪天氣對高速通行能力的影響,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常規融雪劑材料的使用,減少了對環境和橋梁結構的破壞。在一個項目如此大范圍地采用融冰雪路面技術,在國內尚屬首例。
目前,新機場高速的起點是南五環,張彥鐸表示,未來新機場高速可能會向北延伸至市區。此外,往南可能會和規劃修建的京德高速連接。
用電保障:供電可靠性99.9999%,多項黑科技
大興國際機場是國內首次由電力公司全面負責機場內部變電站的建設及后期運維工作。日前,新機場東、西變電站都已經于2018年年底投產發電,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飛行區等區域直接提供供電保障。
據國網北京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興國際機場未來用電量相當于現在首都機場的1.6倍。他們可以保證供電可靠性99.9999%,年均停電時間小于30秒。
為了達到這一點,北京電力用了很多“黑科技”。
知道君在西變電站10千伏開關室看到,里面密密麻麻地擺放著幾十個開關柜,開關柜上半部分都有光纖縱差保護裝置。
北京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北京地區首座配電網全部采用光纖縱差保護的變電站。新機場西變電站每條電纜都配有光纖縱聯保護通道,一旦發生故障,可在百分之一秒內實現10千伏電纜故障隔離,大大縮短戶均停電時間。
在開關室內,知道君看到,每排開關柜的上方都安裝有導軌,一臺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沿著導軌徐徐前進。機器人機身兩側的機械臂,正在檢測、讀取開關柜狀態信息。這是大興國際機場變電站的另一項黑科技,在北京地區首次在變電站內使用智能巡檢機器人。
已經通電的新機場西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按程序自動檢測故障。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據該負責人介紹,使用巡檢機器人后,巡檢效率大大提高。單個檢測點人工巡檢時間約為1到2分鐘,而機器人單點巡檢時間在10-30秒,并且可以同步完成數據記錄、分析乃至告警等工作。此外,巡檢精度高,基于機器人的智能巡檢系統識別精度保持在90%以上。
“巡檢機器人甚至可以記住開關柜上每個旋鈕的位置,通過比對初始信息,一旦發現位置變化,就報警提示。”該負責人說,用機器人巡檢的作業安全性高,基于機器人的智能巡檢系統能夠取代人工自主完成巡檢任務,將巡檢人員與高壓環境隔離開來,消除了人員操作風險,“這個站可以無人化安全運檢”。
無人化運作,如何保證沒有人誤入變電站?
北京電力相關負責人,變電站在建設階段同步搭建了多種類、全時段、全方位的智能防控巡檢系統,包括工業電視監控、智能安防、人臉識別及追蹤等功能。“人臉識別和追蹤能夠識別陌生人,并記錄運動軌跡,一旦有人闖入,將很快報警。”
據他介紹,近期將為大興國際機場建設7座配套變電站,遠期規劃“1+2+3+4”10座變電站。在后期變電站運行過程中,還將利用配網自動化、‘互聯網+大數據+移動作業’等先進手段和電纜超低頻介損試驗等先進設備,實現電網設備24小時全天候監控、運行風險評估處置,電網故障精準定位,故障快速隔離自愈。
綜合管廊:五線共廊,水艙可并排跑3輛卡車
地下管廊是機場的生命補給線。大興國際機場包括臨空經濟區共規劃新建綜合管廊約113公里,其中干線管廊約55公里、支線管廊約58公里。
其中,長7.5公里的永興河北路綜合管廊項目是為了保證今年正式通航先行建設的,目前已經完工。
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玉波介紹:“2018年,我們開展了百日會戰,上萬工人以及上千輛吊車,用三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西起106國道,東至新機場高速,全長7.5公里綜合管廊建設工作。
“這其中要穿越106國道,還要穿越京九鐵路、永興河,工作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閆玉波說,管廊上方未來還將鋪設成為城市主干路。
已經竣工的永興河北路綜合管廊項目,水、電、信、氣等都通過綜合管廊輸送到副中心。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知道君在仍然裸露的其中一端看到,管廊共分為5個艙,體量比一般的高速公路隧道還寬大。閆玉波介紹,其中最右側的兩個艙是電力艙,中間是水信艙,最大的是水艙,最右側是燃氣艙。整個管廊寬19.2米,高4.6米。其中,最寬的水艙寬7.1米,知道君測算,可以并排跑開3輛卡車。
目前,電力艙已經接通,燃氣在2019年1月份也將通氣。供水管廊仍未接通,據閆玉波介紹,現在進場的是臨時供水,在綜合管廊的南側,由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鋪設了臨時供水的管廊。
此外,大禮路道路及綜合管廊項目全長14.9公里,規劃為城市主干路,隨路敷設5倉綜合管廊。青禮路舊線道路及綜合管廊項目全長2.14公里,規劃為城市主干路,隨路敷設4倉綜合管廊。
據北京市燃氣集團建管分公司總經理助理聶紅濤介紹,未來新機場將有雙路氣源保障,規劃“兩橫兩縱”4條管道。
聶紅濤介紹,“兩縱”分別沿著大廣高速和京臺高速,從北京南六環引入;“兩橫”是沿著大禮路和永興河北路各修一條管道。未來,雙路氣源其中之一是來自陜京三線天然氣門站,“還有一路我們規劃從天津南崗將海上的LNG(液化天然氣)氣化以后,接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作為供氣保障”。
“目前,為了保證機場的冬天施工,我們已經用LNG做了一個供給方案,并于11月23號通氣,保證新航城冬季的供氣。”聶紅濤說。
新機場燃氣正式管線隨永興河北路管廊實施,從106國道至新機場全長7公里,從2018年12月中旬開始分段入管廊,計劃1月15日前完工,機場內部燃氣管道已經敷設完成,隨管廊內燃氣管道一起通氣。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實習生 徐美慧 攝影記者 王貴彬)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哈爾濱機場:停機坪擴建工程投入使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