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順:經濟市場若轉好,民航恢復將提速
2020年中國經濟“上半場”圍繞抗疫展開,那么復產復工后,“下半場”該怎么打?
無論是上半場還是下半場,民航業都在經受考驗。在抗疫方面,民航業不斷將醫療人員、醫療物資運進疫區,把滯留海外的中國旅客接回家。在復工復產方面,民航業則面臨客流減少、運力壓縮帶來的成本壓力。
作為中國民航業的國家隊,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不僅在國內抗疫戰場表現出色,也在積極作為助力多國抗疫。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民航業又如何走出行業的整體困境?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王昌順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暢談了民航業的未來發展形勢及南航的應對之道。
黨員干部扛起中國民航國家隊擔當
廣州日報:南航在接返同胞、運輸防疫物資中多次挺身而出,黨組織在其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王昌順:南航集團全力參與到這場戰“疫”中,確保“拉得出、沖得上、頂得住、打得贏”。截至目前,南航先后執行206班醫療救援包機任務,全國急運醫護人員23685人次;據外交部、民航局安排,公司先后執飛普吉、曼谷等滯留旅客包機任務30班,接回同胞4926名。疫情期間,公司還有28059名黨員自愿捐款403.95萬元。
這一串串數據的背后,南航強有力的黨組織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疫情發生后,南航集團黨組先后召開9次黨組會、黨組擴大會,6次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堅決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南航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
疫情期間,南航各級黨委在基層一線廣泛設立黨員責任區、組建黨員突擊隊,做到了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讓黨旗在南航防疫戰“疫”第一線高高飄揚。
在各級黨組織的號召下,3萬余名南航黨員干部堅決扛起作為中國民航國家隊的責任和義務。其中很多黨員或臨時受命,或主動請纓,執行醫療救治人員與防疫物資運輸等重大運輸保障任務。在2月26日,南航集團18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入黨積極分子發展成為新黨員。
分享“南航經驗”發力貨運給全球帶貨
廣州日報:民航可謂是最重要的國際交流渠道之一,南航是如何參與對抗全球疫情的國際合作的?
王昌順:南航集團黨組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與國際合作伙伴進一步加強合作,主動向國際友好合作伙伴捐贈防疫物資,并將中國的防疫舉措及南航的保障經驗分享給全球航司。目前,南航已向大韓航空、卡塔爾航空、荷蘭航空、國際航協等國際合作伙伴捐贈了30多萬只口罩等醫療物資。
應國際航協請求,南航將《中國南方航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航班保障指引》翻譯成英文版,分享給國際航協。截至目前,南航應對疫情“全流程方案”已分享給全球290多家航空公司。此外,南航始終堅持空中橋梁不斷、國際航線不斷,并為國際馳援開辟綠色通道,免費承運防疫物資。
疫情期間,南航先后派出多架醫療包機護送中國醫療隊赴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隨機運送N95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等醫療物資。
廣州日報:考慮到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貨運或許受到沖擊,您對未來民航業的總體形勢如何判斷?
王昌順:相對其他國家而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經濟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中國在疫情防控上的成效,為民航的恢復準備了條件,預計國內航空市場恢復要遠早于及快于國際市場。同時,我國宏觀調控政策正加快落地,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有效,隨著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逆周期調控政策將為恢復中國民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另外,中央不斷加大對貨運物流行業的支持,也為國內民航貨運物流發展提供新機遇。越來越多航空公司變身,推出“客改貨”航班。只要經濟和市場環境轉好,中國民航將會快速恢復。
廣州日報:眼下民航業正經歷困難時期。南航采取了哪些措施走出困境?
王昌順:疫情發生以來,南航主要采取了以下六個舉措應對:
一是率先發揮交通運輸“先行官”作用,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工作。南航集團于2月19日召開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工作視頻會,針對不同風險級別地區制定航班分級恢復方案。截至5月,南航日均航班量已恢復至900班左右,最高單日可過千班,全國主要城市間均恢復航班通行,部分地區航班已恢復至七成以上。
二是定制化復工包機,打造安全返工通道。南航為政府、企業提供快捷的復工復產包機綠色通道。南航目前共執行復工復產包機任務近300班,運輸旅客超2.2萬人次。
三是持續關注航空客運市場動態,及時調整航班運力,保障運力跟著市場走,提升航班效益。
四是發力貨運生產經營,新增新開“客改貨”航班,給全球帶貨。截至5月14日,已完成845架次“客改貨”航班,將8901.7噸貨物運往意大利、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22個國家和地區。
五是通過發行公司債券、中期票據、超短融等方式,緩解資金緊張局面,同時做好各種風險防范。
六是積極爭取稅費減免、豁免時刻執行率考核、飛機推遲交付等政策支持。
南航廣州樞紐,網絡輻射能力將不斷提升
廣州日報:廣州樞紐是南航穩健發展的根基。在推動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方面,南航有哪些謀劃與布局?
王昌順:廣東是南航的大本營,廣州樞紐也是南航穩健發展的根基。歷經10年打造了“廣州之路”(Canton Route),穩步落實廣州市政府印發的《推進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目前,南航在廣州樞紐投入運力225架,運營國際航線61條。截至2019年末,南航在廣州白云機場的通航點達132個,其中國際及地區通航點51個。
南航廣州樞紐已成為中國大陸至大洋洲、東南亞的第一門戶樞紐。廣州與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形成“4小時航空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
下一步通過持續加大運力投入,南航廣州樞紐在東南亞、大洋洲網絡優勢的基礎上,還將努力提升廣州至歐洲、北美、日韓的網絡輻射能力。南航通過持續完善廣州樞紐國際國內航線網絡,進一步帶動廣東省與國際、國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全面提升廣州乃至珠三角地區與國際經濟文化交往的廣度和深度。
“上半場”抗疫
截至目前,南航先后執行206班醫療救援包機任務,全國急運醫護人員23685人次;共投入10882個航班參與抗疫物資運輸,共運送抗疫物資13853.6噸;先后執飛普吉、曼谷等滯留旅客包機任務30班,接回同胞4926名。同時向國際合作伙伴捐贈30多萬只口罩等醫療物資。
“下半場”復工復產
截至5月,南航日均航班量已恢復至900班左右,最高單日可過千班,全國主要城市間均恢復航班通行,西南地區成都、貴陽、重慶,華東地區上海、杭州等地航班已恢復至七成以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呂爾學赴首都機場檢查全國兩會民航保障準備工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