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服務理當接軌國際
一百多人準備乘飛機前往昆明,但航班晚點近7個小時。乘客和機場都無法聯系航班所屬公司,這些乘客只能睡在候機廳。后來航班趕到,乘客討要說法拒絕登機,這趟航班載著6名乘客飛走。(4月30日《貴陽晚報》)相較于其他出行方式,乘飛機的價格是較為昂貴的,乘客愿意多花錢,無非是圖個方便快捷。可航班長時間延誤的情況卻頻頻發生,乘客的時間被白白耽誤,行程不得不推遲,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響,這能不讓人郁悶嗎?
類似事件發生后,若是相關航空公司能積極行動,為乘客排憂解難,乘客或許也能理解和寬容。可一些航空公司的做法卻很不厚道,有的“躲貓貓”,有的“一問三不知”,有的敷衍推諉,補償方案也是相當摳門,還弄得跟施舍一般。乘客心里又能好受嗎?恐怕會火上澆油,還可能會因此引發諸多矛盾和糾紛。
事實上,即便在航空業發達的國家,也難避免航班延誤,但國外航空公司在處理這一問題時,不會推卸責任,首先向乘客真誠致歉,告知航班延誤的真實原因,然后拿出多個補償方案供乘客選擇,對于乘客提出的合理要求也在最大程度上給予滿足,這樣就顯得很有人情味,也能化被動為主動,贏得乘客的信任。
我們的一些航空公司,整天鬧著要與國際化接軌,但除了在收費上接軌,在服務上更要學學人家的做法。航班延誤后,要高度重視善后工作,真實的說法和合理的補償一樣也不能少,這樣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將對乘客生活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公司 不能無視乘客
- 下一篇:中國航企借大飛機“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