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廉價航空成為旅游惠民新力量
現在很多廣東人寧愿去東南亞旅游度假也不選擇國內旅游目的地,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成本的對比,交通費用是成本的最主要部分,也是人們國內旅游的一大攔路虎。
自民航總局和發改委聯合出臺文件,規定“對旅客運輸票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國內航線,均取消票價下浮限制,航空公司可以基準價為基礎,在上浮不超過25%,下浮不限的浮動范圍內自主確定票價水平”后,民用航空領域迎來廉價航空時代的話題成為了連日來人們關注的熱點。于是乎,廉價航空的新聞此起彼伏。復興航空集團日前已通過臺灣地區的民航部門審查許可,成為全臺地區第一家獲準籌設新廉價航空的公司,未來該公司將主飛包含大陸二三線城市的航線。日前,吉祥航空表示,他們以廣州為基地籌備的“九元航空”正在等待審批,從廣州出發的多條航線將提供大量9元、19元等價格不等的廉價機票。而繼復興航空獲準籌設廉價航空后,有消息稱華航與新加坡虎航合資設立廉價航空的計劃,也將在12月中經董事會同意后正式簽約執行。
廉價航空正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在有關部委取消票價下浮限制后迅速蔓延,無數人尤其是喜愛旅游的群體無不歡呼雀躍。廉價航空的開通,意味著交通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春秋航空12月1日起將正式開通的上海浦東至臺北桃園航線,計劃每周一、二、四、五、日共五班往返,而與高雄航線一樣,臺北航線上春秋航空將繼續推出199元和430元的特價票。這樣的機票價格怎能不讓人異常興奮?想一想廣州飛臺北,動輒兩千多,就算目前可以購買到的最低直飛票價,往返都在1500元左右,就可知道有多少廣東游客對此有多么羨慕妒忌恨了。
筆者無意討論此前國內廉價航空發展緩慢的原因,寄望未來,大力發展廉價航空,無論對航空產業還是出行人群來說,都大有裨益。從行業上看,低成本航空模式已經被春秋航空運用得爐火純青,只有38架飛機的春秋航空截至10月份已經收得9.6億元的利潤,收入利潤率高達17%,遠遠超過擁有60-70架機隊規模的山東航空和四川航空。廉價航空是否會沖擊原有市場?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是兩種模式定位畢竟不一樣,即使國內不發展廉價航空,境外的廉價航空如亞航、虎航、捷星等,已經在瓜分航空市場份額,國內大型航企把頭埋在沙子里不去看外部競爭環境,無疑是鴕鳥之策。而從筆者搭乘廉價航空的體驗來看,以后客流分流會更加明顯,坐過廉價航空的人都知道,雖然便宜,但是會有各種不便,尤其是機艙里吵鬧得像個菜市場,會讓很多乘客出現分流,寧愿多花錢去坐大型航空。
有更多的航空公司供選擇,應該是民眾的權利。如果沒有可以低到一定程度的機票價格,在倫敦上班的白領能夠打“飛的”去上班?讓我們感嘆不已?就拿廣州至湛江的航線來說,300元的打折機票很少,基本上都是970元的全價,很多時候還不一定有票。而筆者此前在臺灣花蓮坐飛機到臺中,也才百來塊人民幣,從曼谷到清邁更便宜,坐泰國的廉價航空的話,幾十元就已經搞定。再說說很多白領、小資喜歡去的麗江,廣州飛麗江得多少錢?一查會把你嚇傻,旺季絕大部分時間是全價票,其余時間低于600元的很少,普遍在1000元以上,再加上燃油和機建,玩一趟麗江廣機票費用就要兩三千了,沒辦法,只好通過飛昆明,再轉機或者轉火車。如果廉價航空開通廣州飛麗江的航線會如何?若票價低于500元,估計趟趟滿座。
一直在說刺激消費,旅游惠民,想要繁榮國內旅游,同時也讓老百姓花錢花得開心,就需要在交通上節約成本,讓更多人旅游得起、消費得起。現在很多廣東人寧愿去東南亞旅游度假也不選擇國內旅游目的地,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成本的對比,交通費用是成本的最主要部分,也是人們國內旅游的一大攔路虎。《旅游法》已經從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給旅游行業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參團的團費回歸,另一方面自由行群體加速壯大,大力發展國內廉價航空,不僅團隊游成本可以下降,自由行的成本更是大幅度下降,讓人們游得起,讓人們回家回得起,廉價航空將會是旅游惠民的新力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通用航空“松綁”幾何?
- 下一篇:夾縫求生 深圳機場的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