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在艙位上想了什么新花招?
根據乘客購買機票的價格不同,航空公司會區分不同等級艙位的乘坐體驗。如今,這種趨勢愈發明顯,尤其是面對那些花大價錢坐飛機的乘客。
對于普通經濟艙的乘客而言,存包處以及餐食都不一定能夠完全保證。相反的,頭等艙的乘客能夠享受到的服務則讓人瞠目結舌,包括頭等艙洗浴、小型酒吧、平躺式商務艙座以及舒適寬敞的放置雙腿的空間。Airfarewatchdog.com的創始人George Hobica就說:“隨著航班航線越來越固定,航空公司變得越來越少了,他們不得不轉變策略讓自己更加與眾不同,以提高自身競爭力。”
花在頭等艙乘客身上的精力從地面服務就開始了。英國維珍大西洋(600558,股吧)航空公司在倫敦Heathrow機場的休息室有Spa,客人還可以在那里做一個時尚的造型。昆塔斯給頭等艙乘客提供的服務更令人震驚:為預定頭等艙的乘客提供至少12個小時的奢華轎車接送服務。
據說,阿聯酋航空公司在2008年的時候為頭等艙客人提供淋浴服務;現在,法國航空公司則為頭等艙客人提供更衣室以及免費的睡衣,而商務艙的乘客可以享用的餐食有龍蝦等米其林專業烹飪的菜肴;維珍航空公司最近也首次將英式下午茶引進到頭等艙的服務當中。
毋庸置疑,航空公司都非常喜愛他們頭等艙的乘客,因為他們畢竟支付了比經濟艙乘客多將近10倍的價格。JoeSentMe.com創始人Joe Brancatelli就說:“這些為了乘客而引發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也是必然趨勢。現在我們開始能夠看到的新的競爭發生在商務艙和‘豪華經濟艙’。”
為了彌補經濟艙和頭等艙之間價格的懸殊差距,航空公司推出了“商務艙”這樣價格居中的艙位。同樣,為了彌補商務艙和經濟艙之間的差距,又出現了“豪華經濟艙”。現在“豪華經濟艙”也有很多說法,美國航空公司叫它“主艙升級版(Main Cabin Extra)”;聯合航空稱之為“經濟艙+(Economy Plus)”;大不列顛航空公司則稱它為“世界旅客升級艙(World Traveller Plus)”。但是這個概念都是一樣的:靠近飛機前部,放置雙腿位置更寬敞的座位,當然,乘客必須付出更多的錢購買機票。
Hobica說:“這就好像去迪士尼公園,你必須花更多的錢才能跨過那條線。”這種可以用金錢價值來衡量的“線”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最近愛爾蘭航空公司提供的芝加哥和都柏林之間的航班往返費用是868美元,如果另外支付60美元則可以升級到商務艙后兩排的座位,同時,如果支付20美元就可以提供一個有三道菜的晚餐,其中包括一杯紅酒,而且這頓晚餐一定比其他平常的上餐服務要早一步到達您的座位。
毫無疑問,我們感覺這件事情銅臭味很濃。Brancatelli是一位經濟艙乘客,他蜷著腿看著前面有床、有淋浴的乘客,嘟囔道:“所謂豪華經濟艙提供的服務根本就是20年前航空公司提供給一般乘客的服務。現在他們給你的再多,也都是從別人身上獲取的。”
現在的航空公司都是這么做的。即使之前標榜標準33~34英尺座位間隙的捷藍航空公司也推出了“座位升級” 的服務,只要你另外付費,就可以得到38英尺座位間隙的座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乘機出行應“入鄉隨俗”遵守法律法規
- 下一篇:低成本航空如何才能低票價又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