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年客流破5000萬 廣州提升輻射力大有可為
2013年12月12日是白云機場一個里程碑的日子。一位飛往加拿大溫哥華的外籍旅客被認定為今年第5000萬個旅客。至此,白云機場再上臺階,成為世界第15大機場,并坐實了中國大陸樞紐機場三甲的地位。
據有關方面透露的數據,目前,北京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是8000萬人次/年,上海虹口、浦東兩大機場加起來也是8000萬人次/年,廣州名列第三,接下來是深圳寶安機場(4000萬)、成都雙流機場(3000萬)。而珠三角的廣州白云、深圳寶安加上香港達到1.4億人次/年,遠超京滬,而香港機場有2/3的旅客來自珠三角。這可能比單純的GDP更能說明一個地區的經濟綜合實力和發達水平。
白云機場客流量達到5000萬人次的意義,說明新跑道和新機場的建設愈顯重要。白云機場在建第三跑道,但原機場設計終端能力是吞吐量8000萬人次,因此,另尋新機場是必要的。除了南沙建商務機場之外,第二國際機場應該靠近佛山、肇慶、云浮一帶。在全省機場布局中,粵西北地區缺乏一個大型機場。另外,白云機場為聯邦快遞建設一個貨運跑道,也在爭取其把亞太運營和管理中心遷來白云機場。這一方面說明廣州在亞太地區處于幾何地理中心位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說明發展貨運航空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客流量達到5000萬人次的意義,說明機場建設對于一個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性。根據我的觀察,美國大洛杉磯地區之所以能統率88個城市,就是因為這些地區的居民都是以到達洛杉磯國際機場為“到家”的。也就是說,今后的城市發展是以城市群為特色,城市化與城鎮化互動互融;另一方面,國際機場是定位一個大都市輻射力的重要標志。廣州國際機場必須加大輻射力從而提升廣州城市地位和定位。這要求強化周邊地區與國際機場的交通組織,包括高速公路、城際軌道、地鐵、輕軌以及支線機場、商務機場、直升機場等延伸設施。
再次,客流量達到5000萬人次的意義,也說明國際機場影響到一個城市的國際形象。昨日我有幸在現場見證了這一時刻。獲認定的旅客表示,白云機場很偉大。但光是宏大乃至現代化這種硬件水平高似乎是不足夠的。為尋找差距,白云機場從去年開始舉辦“開門辦機場”活動,向社會廣泛征求改進服務的“金點子”。至今已舉辦了兩屆。活動宗旨是要實現“服務大提升”。一部分的“金點子”來自旅客和社會各界,今年有個一等獎是由省政協常委孟浩提出出租車候車區應該改進,不要讓旅客拎著行李走得太遠。還有的“金點子”提議建設停車場尋車系統,以及在國際候機室開設低價餐飲等等,都是來自于旅客的親身體驗。而來自機場內部員工的“金點子”則更體現出專業水準,如國際中轉區的標識要更清晰、擺渡車內設置視頻信息等等,這與白云機場“打造國際中樞機場”的目標相吻合。
白云機場“開門辦機場”的舉措,無疑將進一步提升其在國際航運市場的競爭力,也必將提升其在珠三角區域經濟建設中的樞紐和輻射作用。(作者為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三大航主業或虧 貨運疲軟拖累亞太航空業盈利
- 下一篇:除夕不放假推遲旅游航線高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