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主業或虧 貨運疲軟拖累亞太航空業盈利
國際航協近日公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受貨運市場疲軟阻礙,其表現與一年前相比有所下降,18家亞太航空公司稅后凈利潤為27.0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33.27億美元。
航空燃油價格上漲
國際航協指出,10月份航空客運穩步增長。隨著需求環境開始好轉,今年年中航空客運增長加速,這主要得益于發達經濟體的良好表現以及歐元區經濟走出經濟蕭條的局面。
航空貨運市場繼9月份出現下降后,10月份出現小幅走高。隨著商業信心的提高以及在新興市場貿易強勁增長的帶動下,出口訂單也開始增加,貨運量正緩慢增長。
作為航企主要的成本支出,11月份航空燃油價格略有上升,與10月份相比上漲了4%。
國際航協統計顯示,多數地區航空公司的財務表現都在持續改善,北美地區航空公司的利潤改善最為顯著,反映出行業重組和整合帶來的效益,而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由于受到貨運市場疲軟的阻礙,其表現與一年前相比則有所下降。
國內航線持續低迷
在國內航空市場,由于11月、12月是行業傳統淡季,航空公司方面也是通過價格和縮減運力維持票價水平和客座率。海通證券統計11月30日至12月6日數據顯示,國際航線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但國內航線仍持續低迷,客座率創下近4年以來的新低并且環比大幅下降,說明需求非常疲弱。
有分析也指出,雖然需求疲軟,但航空公司方面也并未明顯縮減運力,航空公司的競爭策略已經由原來的控量保價轉換至競爭市場份額。
上述因素令航企經營壓力增大,多家券商也紛紛看淡航空業第四季度業績。
興業證券分析指出,中國航空市場“淡季看商務,旺季看旅游”的特征明顯,在需求增速下滑和供給增長較快的情況下,航空公司紛紛采取降價保量的競爭策略,票價水平承壓下跌,行業盈利表現欠佳,樂觀預期4季度航空業也只能有微利(含匯兌收益)。
海通證券則認為,預計四季度三大航都可能陷入較大的虧損,尤其是主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