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航空港要和地面交通形成“交通網”
“機場終究會有一個轉型,就是從航空保障向航空資源的配置轉型,鄭州航空港也是如此。”昨日,在市政府第二會議室,約翰·卡薩達教授團隊和曹允春教授團隊,針對鄭州航空港區,編制的戰略路線與規劃引領報告和產業經濟發展報告接受了專家評審。
現場,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允春,對鄭州航空港區的未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仁川機場就是國際轉國際的最佳代表,在仁川機場附近,就是它的自由貿易區,非常便捷。因此,鄭州航空港未來要想發展國際轉國際的業務,就必須要建立自貿區,并加大對航線的開展。”曹允春說, 除此之外,鄭州沒有海港,因此可以不考慮海運,但一定要將空運和地面交通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交通網。
對于鄭州航空港區產業的發展,曹允春建議,要以航空物流為核心的航空臨空產業,和以臨空電子信息為核心的航空關聯產業協同發展。“發展的核心圍繞機場,打造融合航空客運、航空制造、多運航空為一體的航空貨運體系。”曹允春說。
除此之外,曹允春提到,所有的機場終究都會有一個轉型,就是從航空保障向航空資源的配置轉型,“我們現在的機場,都是以保障為主,包括鄭州也一樣,保障航班正常,但未來,一定要向航空資源的配置轉型,才會有發展空間。”曹允春說。
最后,經過認真聆聽,約翰·卡薩達教授團隊和曹允春教授團隊編制的戰略路線與規劃引領報告和產業經濟發展報告通過現場專家的評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