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舟”700能否拉動我國支線航線發展
12月19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宣布新型渦槳支線飛機(“新舟”700)項目研制工作全面啟動。作為70座級的新一代渦槳支線飛機,適合中短航空運輸的“新舟”700將于2019年進入市場,并與C919、ARJ21共同構成我國完整的民用飛機譜系。
據介紹,“新舟”700定位于承擔800公里以內中等運量市場的區域航空運輸業務,能夠適應高原、高溫地區的復雜飛行環境和短距頻繁起降,燃油消耗、運營成本和維修成本都低于同類飛機,經濟性與環保性突出。
那么,這一適合中短途飛行的國產飛機的研制,能否拉動我國支線航線的發展?
有研究機構預測,未來20年,全球民用客機將達到41240架,是目前20310架的2倍。不斷飆升的航油價格,使燃油成本約占直接運營成本的40%左右,給航空公司運營帶來巨大的壓力,渦槳飛機憑借其油耗優勢及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帶來的競爭優勢,將大大推動市場對渦槳飛機的需求,預計未來20年,全球渦槳支線飛機需求量將達2900架以上,其中中國市場約占12%的市場份額。
在我國,近年來民航旅客運輸量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旅客運輸量從2008年的1.92億/人次增長到2012年的3.19億/人次,年均增長約12.4%。2012年國內共有民用機場183個,其中前57個大中型機場承擔了全部旅客運輸量的95.3%,而且這其中的大部分機場已經達到飽和,位于二三線城市的支線機場僅占運輸量的4.7%,支線航空發展滯后。截至2013年12月,國內機隊飛機總量約1996架,其中100座級以下飛機僅占8%,支線飛機的不足,導致航空公司或采用干線飛機執飛支線航線造成運營虧損,或放棄服務中低客流量航線,支線市場需求長期被壓抑,導致相當的二三線地區居民享受不到航空服務。
一組數字可以看出我國與國際市場的巨大差距。美國人年平均乘坐飛機次數為2.6,俄羅斯為2.37,我國目前為0.26。考慮到我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人口比例,航空運輸市場的細分化成為大趨勢,目標是樞紐——干線——支線有機銜接。
為此,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發展支線的政策,機場建設以及空域管制的放松也為航空運輸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截至2012年底,我國共有頒證運輸機場183個,其中絕大多數是支線機場。2012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將支線發展航空作為一項重要目標。2013年5月,民航局恢復對新航空公司審批,很多地方政府亦紛紛通過政策傾斜、財政補貼等手段,積極扶持本地支線市場發展。中航工業預計未來20年中國支線航空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從座級來看,我國需要30~60座渦槳飛機開辟航線、培育市場,約為87架,占該座級全球需求的20%, 60~99座渦槳飛機267架,占需求量的11%。
在12月19日,中航工業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雖然很多年沒有推出自主研發的新機型,但是從未停止過開發研究,“新舟”700就是技術集成到一定程度的產品。
目前,“新舟”700研制已經完成了航電、燃油、飛控、動力裝置選型、環控等系統的初步技術方案論證,形成了初步總體技術方案。面向全球范圍內的供應商選擇工作也正在進行,后續將全面進入工程研制階段。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機場癱瘓,問責不能癱
- 下一篇:廉價航空擴張加劇競爭 可能導致航班延誤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