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正點率不是數字游戲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日前表示,民航局已制定航班正點起飛統計新標準—撤輪檔,新標準將在明年擇機實施。據悉,飛機撤掉輪檔后即可啟動發動機滑行,此時不僅旅客登機完畢、飛機艙門關閉,而且機場已將行李裝上飛機,空管發出了飛機滑行到跑道上等待起飛的指令。
一直以來,我國民航采用的正點起飛標準是關艙門—只要某趟航班按照機票上的時間關閉艙門,即只要旅客被按時關進飛機,這趟航班就算“正點”了。至于飛機何時才能起飛,旅客要在機艙里等多久,以及飛機何時到達目的地,這些則一概不論。
明乎此,也就明白了兩個問題:第一,為什么航班晚點那么普遍、那么嚴重,而有關部門統計出來的航班正點率卻高得離譜,并聲稱在國際上處于中上等水平?此答案就在于航班是否“正點”僅以關艙門為準,而不是以實際起飛時間為準。第二個問題是,很多航班明明要等很久才能起飛,為什么還要急切地安排登機,把旅客關在機艙里受罪?現在你一定知道答案了—為了提高航班正點率,這可是面子和成績,同時可以避免乘客索要賠償。
大概覺得以關艙門統計航班正點率,實在荒唐,現在民航局終于打算改為以撤輪檔為標準。這當然是一個進步,畢竟,相對于關艙門,撤輪檔距離起飛時間近一些,統計出來的正點率真實一些。但是,這個進步是相當有限的,如果說關艙門距離起飛是一百步,那么撤輪檔距離起飛則是五十步,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撤輪檔后飛機固然可以滑行,但常坐飛機的人都知道,有時候飛機滑著滑著,結果還得停下來等待。可以預計,隨著新標準實施,為了追求名義上的正點率,將有更多飛機先滑行再等待,這與現行標準下很多飛機先等待再滑行,有什么本質區別呢?
想不明白,為什么不能以飛機實際起飛時間為標準統計航班正點率?不管是關艙門還是撤輪檔,所統計出來的航班正點率都是虛高的,要這樣的泡沫數據有什么用?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既然有了航班正點起飛統計新標準,那么航班晚點也該有個賠償新標準。惟有常態化、制度化的晚點賠償,才能“倒逼”航空公司、機場、空管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航班正點率。否則,無論是以關艙門還是以撤輪檔為標準,再漂亮的航班正點率都與旅客無關,不過是自娛自樂的數字游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