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飛機制造商看好中國市場
中國新一代超級富豪對奢侈品的偏愛,使得法拉利和勞斯萊斯在中國城市中十分常見。但由于嚴格的監管,作為全球精英終極地位象征的私人飛機仍然罕見。
然而,近期的法規修改表明,中國正準備向私人飛機開放空域,這可能預示著私人航空業面臨30年來的最大擴張。
2013年11月,中國航空監管機構簡化了私人飛機的飛行審批程序,并降低了獲取私人飛行執照的門檻。
對于塞斯納、灣流、達索航空SA和龐巴迪等公司而言,這提供了在世界增長最快的航空市場進行擴張的獨特機會。這些公司在過去10年一直嘗試開拓中國業務。
灣流公司的國際銷售高級副總裁羅杰·斯佩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等于公開宣布,中國現在支持使用商務飛機和通用飛行器,就像其他國家一樣。我感到非常樂觀。”
通用航空是指非航空公司、包機公司或軍方運營的所有飛機,在美國,這已是一個1500億美元的市場。
中國通用航空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只有1610架經過注冊的通用航空飛機。相比之下,私用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國際理事會的秘書長克雷格·斯賓塞稱,在美國,這一數據為22.8萬架。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前駐中國代表丁州說,9年前,他向中國民航官員提起過私人飛機,卻被告知商業航空才是當務之急。
與此同時,由于缺乏小型飛機起落和加油的設施,低空航空地圖也不足,即便是最富有的人,也不能乘私人飛機到國內其他地方度周末。
法國達索獵鷹國際銷售高級副總裁讓-米歇爾·雅各回憶:“我們在2006~2008年銷售了一些飛機,但數量有限。”
銷量從2010年開始上升,到目前為止,這家法國公司共在中國銷售了30架飛機,另有20架定于2014~2015年交付。
加拿大龐巴迪在中國的公務機銷量突破了100架,德事隆公司旗下的塞斯納也銷售了超過70架。
這些公司均摩拳擦掌,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迅猛增長。
2012年11月,灣流北京保養中心開業,該中心有一個7600平方米的機庫。
達索獵鷹在香港和上海建有保養設施,并準備于2014年在北京開一個新的保養中心,它還計劃招募更多中國本土人才,加入其銷售隊伍。
龐巴迪預計,2013~2032年,他們將在大中華區交付總計2420架商務機,其中2013~2022年1000架,2023~2032年增加到1420架。
業內人士稱,這一增長得益于對中小型飛機的需求升溫。達索獵鷹的雅各稱:“這個市場有著美妙的前景。”
監管機構于2010年發布的準則顯示,到2015年,政府將放開1000米以下的空域,到2020年,則會擴展到3000米以下的空域。長春、廣州和海南已經開始了試點計劃。
中國私用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執行秘書長柯玉寶說:“這很像上世紀80年代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它從深圳特區開始,逐步擴展到全國其他地區。”
消息人士稱,除投資幾十億元新建商業和通用航空機場外,中國還在推進低空航空地圖的完善工作。
路透社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