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航班延誤乘客維權也要理性
航空公司、機場需要與乘客建立更順暢的溝通機制,乘客方面也應多一些理性,不能動輒攻擊他人。
2月6日下午,鄭州機場因大雪關閉,2000多名旅客滯留。有消息稱,5日21時許,一名乘客砸了機場南航問詢處;6日上午9時,一名女乘客還把飲料潑在調度人員頭上。不過,據鄭州新鄭機場航站樓派出所所長主軍強回應,極個別旅客對航班延誤影響情緒激動,但全程未發生沖突,此消息屬夸大事實。(據《河南商報》、新華網2月7日報道)
在當地媒體的報道中,受到乘客激烈沖擊的機場客服部調度胡曉瑀已經現身說法、大倒苦水。新鄭機場似乎并無必要刻意否認“發生沖突”,強調“個別乘客”。
須知,對于航班延誤,所有乘客其實都是心存不平的。“極個別”乘客的過激之舉,不過是已經表露出來的那部分憤怒罷了。
客觀而言,此番鄭州機場乘客的憤怒可能事出有因。據媒體報道,大雪固然是航班延誤的主因,但機場在應急響應方面,似乎也有欠缺。比如,有乘客反映,登機、下機好幾趟,飛機仍飛不了;機場方面只是說因雪臨時關閉,至于何時開啟,具體時間安排,均付闕如。航空公司和機場確實需要與乘客建立更順暢的溝通機制。
但乘客方面也應該多一些理性和耐性,不能動輒就“情緒激動”。航班延誤發生時,即便是面對不不夠透明的信息披露,乘客也應該克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行為,多一點冷靜和理性,不能動輒就采取攻擊他人、沖擊秩序的方式,為自己維權。一旦對他人形成傷害,不僅不可能維權,很可能會反過來損害自身的利益。
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不僅要敢于維權,更要善于維權。只有理性維權,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評論:航班延誤是一堂文明課
- 下一篇:莫讓機場變角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