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打架 法律之下再談素養
又見國際航班上的全武行!近日見媒體報道,4月16日深夜約1時30分,在泰國航空公司曼谷飛往北京的TG674航班上,3名中國旅客發生言語沖突,進而用飛機上用餐的刀叉打了起來。據目擊者稱,這3名旅客有人受傷流血。泰航并未對此事進行回應。目前,警方對此事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一言不合,刀叉相見。這些年,在飛機上秀“中國功夫”的鬧劇,好像已經不是三兩起了。僅在今年,同樣是來往泰國的航班,2月份,在泰國普吉島國際機場,兩撥中國游客在即將起飛的飛機上打成一團,泰國警方登機帶走數人,29人回國行程受影響。鑒于當時1月內發生3起類似事件,彼時,中國駐泰國大使館還出面提醒中國游客:不要在飛機上打架,自覺維護中國公民的對外形象。
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數據,2013年,中國以近1億人次出境旅游,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場;而在2012年,中國也以境外旅游消費1020億美元,超過美國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一。業內人士預估,未來5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將超過4億人次。正如《經濟學人》所言,有“元”在手,游遍全球(Have yuan,will travel)。隨著航空出行越來越大眾化,一次又一次的空中廝打,已經累積成不容忽視的公共安全問題。
在馬航失聯事件疑云未定的語境下,空中安全顯然是個格外敏感的詞匯。當然,客觀地說,喜歡在飛機上掄胳膊的,也不是中國人的專利。譬如2010年3月,美國兩名空姐在飛機起飛前打架,導致航班取消;2011年1月,孟菲斯灰熊隊球隊后衛托尼·阿倫和梅奧因打牌賭博,繼而在飛機上大打出手……真要動手,什么奇葩理由都可以成為導火索。我們沒必要因為出了幾名“空中斗士”,而給中國人都貼上素質不高的標簽。但不得不說的是,如此頻繁上演的空中格斗大戲,恐怕不能僅僅視為戾氣或素質使然。
出去的人越來越多,就概率而言,就難免總有少數人,把機艙當自家臥室、把空乘真的當仆人,暴脾氣說來就來,飛揚跋扈,無視社會秩序與公共安全。就此而言,最重要的還得加大安全監管與執法力度,普及《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對各類危及飛行安全和擾亂航空器內秩序的法律法規,嚴懲飛機上的打架斗毆者。違法就是違法,不能把所有的法律事件搗糨糊成道德素養。就國際慣例而言,對于飛機上打架進行嚴厲處罰,其實也是各個國家通行的規則。譬如俄羅斯自2009年起就規定,凡是在飛機上打架的一律拘留。
此前,國家旅游局還專門出臺過出境旅游文明《倡議書》和《行為指南》,甚至將文明旅游寫入國內首部《旅游法》中,使之成為公民法定義務,對不文明旅游說“不”。只是,就實踐而言,責罰起來難度還不小,譬如如何將性質惡劣的不文明游客列入出行黑名單等,已經是繞不開的現實課題。總之,整治喜歡動手的“空怒族”,剛性規則為先,彈性素養在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紅火航空經濟還須地方政府添柴
- 下一篇:民營航空“再起飛”前景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