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低價搶客 中國航企陷尷尬
7月7日,韓亞航空(A sianaA irlines)一架客機失事,機上乘客291人,其中包括141名中國公民,而2名不幸遇難的乘客均為中國公民。
為何中國旅客首選韓亞航空出行?“因為上海至舊金山的航線,僅東航、國航聯航有直飛,其中東航最低13240元,國航32350元,乘坐大韓航空經停首爾,經濟艙僅6720元。”網友“作家金滿樓”在微博上爆料稱,廉價是外資航空爭奪國際航線市場份額的重要籌碼。
事實上,7月8日,國航飛舊金山的經濟艙票價為5300元,公務艙為26000元,頭等艙為48000元。國航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這里頭涉及各個航空公司的戰略布局、定價策略等等,不能簡單進行平行比較。”
但這是一個信號。“中國航企受國情、票價政策等種種因素所限,很難復制國際流行的廉價航空運營模式,國際化進程相對滯后。”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吳琪給南都記者如是分析。7月8日,A股民航運輸板塊全線下跌。
韓亞航空的警示
顯然,中國已經成為外資航空公司的必爭之地。
此次失事的韓亞航空除了“低價搶市”之外,還宣布,從今年5月1日起,持赴美簽證的中國游客,經韓國轉機,可享受最多30天免簽入境的政策。亞航則在中國到處宣傳其是“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頻頻推出促銷航班。來自菲律賓的宿霧太平洋航空不斷增加來往中菲兩地的航班班次,其推出的“馬尼拉至普吉島”全年最低票價只需人民幣525元起。
全球最大航企美聯航大中華區總經理戴亞斯此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也曾透露,中國航空市場“獨樹一幟”,美聯航開始減少美國境內的航線運力,而在美中航線上的運力卻增加了30%以上。
在業內有這樣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美聯航開通的一條中美航線,其盈利相當于美國本土三四條航線的總和。
來自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的調研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境內航線總收入占全球市場7.3%,與2003年相比,總量翻了三倍,份額提升了將近一倍。并且,這種高增長目前還未出現疲軟,國際航協預測,2013年,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將實現46億美元的合并利潤(高于先前42億美元的預期)。不論在絕對利潤還是在息稅前利潤率方面,該地區都將領先于其他所有地區,其中中國市場強勁增長是主要推動因素。
或因如此,中國航企在國際市場上的拓展明顯乏力。以2012年為例,截至10月,在中國市場的國際客運方面,中國航企所占份額僅41%,并且虧損經營的情況較為普遍。
中國航企的尷尬
對于一家航空公司的運營而言,考核管理者最重要的兩個數據分別是客座率和票價水平。也就是一架航班所帶來的真金白銀。不過,對于中國航企來說,走出國門、駕馭國際航線市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吳琪告訴南都記者,“一架國際航班上的頭等艙和公務艙的銷售數據,將決定整個航班的盈利情況。這些高端客戶雖然座位少,但創造的價值高,一個公務艙座位的客票收入可能是一個經濟艙座位的五六倍。相反,一架飛機即使拉滿了團隊旅客,也可能根本不掙錢。”
事實的確如此。南都記者查閱7月8日國航飛舊金山實時票價發現,其經濟艙票價為5300元,公務艙為26000元,頭等艙為48000元。
“旅客選擇航空公司,無非有三個維度:價格,時段(包括是否轉機)和品牌。當然也存在不少國際航班在進軍中國市場時,會推出低于市場的優惠吸引客源。”攜程一位負責機票銷售的內部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如果涉及到轉機航段,是不能平行進行比較的。
南都記者了解到,航空公司的銷售架構往往設置兩個部門,一個是面對市場散客,另一個則是面對摩托羅拉、微軟這種跨國公司的大客戶部門。諸如美聯航等外資航空,在中國發展“大客戶訂單”,優勢比中國航企更為明顯。
對于中國航企來說,尷尬之處還在于,“一方面,航空公司的票價受政府管制,不能任意、靈活波動;另一方面,往返客源是航空公司拓展國際航線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中國各大城市的客源相對集中,分布均衡。但在歐美地區,很多城市的居住人口不足一千萬,回程如何吸客成為難題。”吳琪說,這也是韓亞航空可以做低票價的原因所在,通過首爾中轉,即可以吸納到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源,提高客座率。
能否放低票價?
廉價航空強勢發展的影響不可小視,羅蘭貝格的調研數據顯示,外資航空公司的擴張會使中國航空公司的日子更難過。
近年來,國際航企并購案例頻頻出現。美國航空與全美航空合并,組建成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智利航空和巴西塔姆航空成功合并,成立拉美最大航企;阿聯酋航空與澳航建立聯盟。“合并或聯盟,是航企削減成本,尋找新增利潤收益點的重要渠道,隨著三大航空聯盟之間實力對比的變化,他們必將在中國市場發力,以保持競爭優勢,屆時國內航空公司將面臨來自國際航空巨頭更為激烈的競爭,其拓展國際航線網絡的難度也將會更大。”航空業評論員高安妮一語中的。
那么,中國航企能否換個角度飛行,也走廉價路線呢?
“很難。”吳琪認為,廉價航空的興起必須具備幾個發展要素:一是機場資源豐富,中國航企能夠在全球各地設立援駕機場;二是較高的飛機運營效率。而市場的現狀是,外資航企的窄體機飛行時間平均為13-16小時/天,中國航企窄體機飛行時間平均為8-10小時/天,另外,中國的飛機座位密度也相對較小;三是開放的天空飛行市場。
英國企業家、維珍集團的創始人R ich ardBranson曾說過,“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你可以先籌集10億美元成立一家新的航空公司。”但在中國,航企必須應對的挑戰可能比想象還要多。
[數據]三大航企國際航線經營乏力
目前,南航提供約65條國際常態化航線及部分不定期包機服務,大多數國際航班均是通過廣州與世界主要城市聯系。根據南航最新的運力規劃,2013年國際航線運力增長將維持在10%~12%之間,遠低于過去三年增幅。而根據南航財報數據估算,國際客運收入僅占其客運總收入的13.1%。通過對南航業績報告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南航在國際航線上的客公里收益水平,已經由2010年的0.57元左右,降至2012年上半年的0.53元左右。
中國國際航空方面,開通國際及地區際通航城市超過40個,以歐亞大陸和北美航線為主,南半球的航線僅有巴西和澳大利亞兩國。國航國際航線占比約40%。
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財報顯示,其國際航線客運收入占東航客運總收入不足30%。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