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逃生門”事件 是否也“不可控”
1月10,中國新聞網以《昆明:大雪致航班延誤25名乘客強行打開3扇逃生門》為題報道:1月10日電(記者史廣林)10日,多名旅客登機后強行打開飛機安全門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云南省公安廳民用機場公安局10日通報,經初步調查,系旅客與機組爭吵后,突然打開三扇安全門。
此事,還好在沒有引起嚴重后果。今年新年甫一開始,就不太平。先是上海外灘跨年踩踏事件奪去36條人命,緊接著哈爾濱“1·2”火災又奪去5名年輕消防戰士的生命。對此“逃生門”事件,筆者想說:上海外灘跨年踩踏事件奪去36條人命,緊接著哈爾濱“1·2”火災又奪去5名年輕消防戰士的生命。這兩件事情似乎不可控,但這“逃生門”事件,難道也不可控嗎?為此,筆者想說三個問題。
一是素質問題。可以說部門乘客神經過敏,因為畢竟“害怕了嘛”。去年國外飛機兩次“消失”,神經敏感一下,也似乎可以理解。但是,文章說“網友@sqshane表示,基本可以認定是一群對于航空比較無知,但被近期各種事件嚇怕了的人,自以為是評價飛機適航狀態,然后做出各種過激行為,還以為是自己有理。多數網友也跟帖表示,譴責強行打開逃生門做法,支持警方采取強制措施。有跟帖表示,“對這些滋事者,除了要嚴懲外,還必須把他們列入黑名單,終身不得乘坐飛機。”由此說來,旅客的科學素質和言行素質,的確也需要提高。
二是服務問題。航空公司的服務好不好?這個問題,可能還喝醉了的值得斟酌商討。文章說:“由于除冰需要,飛機內關閉了空調約30分鐘。由于飛機內空氣不流通,機上有一位年長女性身體不適,此時機上大部分旅客都比較關注該名旅客的身體狀況,要求機長出面解釋,MU2036航班的副機長出面解釋,回答無法讓旅客滿意,致使旅客情緒激動,與機組發生爭執。當該航班推離登機橋后,機上旅客突然打開了MU2036航班左翼的一扇安全門和右翼的兩扇安全門,后機組將MU2036航班滑回登機口。”如果我們能立即照顧好身體不適的乘客,或者說事先就有相關的預案,那效果可能就會好,和乘客溝通起來就可能不至于激動而變得無法收拾。
三是遠見問題。如果記住和乘客都能以和為貴,在服務、素質等方面都有提高,都意識到強行打開“逃生門”的危險,考慮到后果,我想,這件事情可能就會得到妥善處理。上海外灘跨年踩踏事件奪去36條人命,緊接著哈爾濱“1·2”火災又奪去5名年輕消防戰士的生命。這兩件事情,似乎不可控。那這“逃生門”事件,是否也“不可控”?
筆者覺得:當為不可控的事情悲哀,當為可控的事情理智。服務者、管理者和社會公眾,都應該有這樣的思維和行動。
春節將至,人群涌動,但安全高于天,大于一切。各部門各省,都要切實按照中央文件精神,扎實抓好安全工作。安全工作,體現的是黨執政的能力。安全工作,關系到千家萬戶切身利益和幸福美滿,也關系到國家的形象。特別是,不能讓原本可控的事情,變成不可控,甚至釀成悲劇。昆明“逃生門”事件,當為鑒,下不為例!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