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下航空公司的潛在風險
自2014年6月以來,國際原油市場經歷了價格劇烈下跌。以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為代表的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從每桶100美元以上的高位下跌到近期的接近每桶50美元,累計跌幅達到50%。短期來看,油價下跌對航空公司是極大的利好。但在歐洲,暴跌的油價可能會變成一個長期的詛咒。2015年,歐洲工業真正的挑戰不在于如何增長利潤,而在于是否可以妥善處理廉價燃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據統計,燃料成本占航空公司運營總成本的30%。近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最新預測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航空業凈利潤有望達到199億美元,較其2014年6月的預測提高19億美元;2015年凈利潤有望進一步攀升至250億美元,且凈利潤率將從2014年的2.4%提升至3.2%,達到近六年來最高。2015年全球航空業的平均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有望增至7.0%,達到近年峰值。油價下跌將使航空公司成本顯著下降,并大幅改善航空公司業績。
路透社表示,因油價下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獲益匪淺,在2014年取得10億歐元利潤后,2015年仍將有望保持可觀的業績增長。此消息發布后,漢莎股票上漲超過3%,股價高達14.49歐元,成為周一德國股市最大贏家。投資者可以遵循以下邏輯,過去的六個月中,石油價格下降達54%,歐洲道瓊斯航空指數上漲約31%,幾乎與股市持平。
然而,低的機票價格所帶來的需求增加遠不足以消除歐洲嚴重過剩的產能。相反,還很有可能使得產能過剩更加惡化。很多中型航空公司反而因此陷入困境,如德國的柏林航空、意大利航空公司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北歐航空公司(SAS),原因在于廉價的燃料反而會降低公司削減成本和產能的意愿。
有分析人士指出,城捷航空(City Jet)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家從法航-荷航分離出的航空公司,總部設在都柏林。2014年1月12日,城捷航空通過銷售和批租其客機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假想一下,如果當前油價仍為每桶100美元,而非49美元,城捷航空可能根本不需要此輪融資。
廉價的燃料也給航空公司犯下錯誤提供了借口。2014年迄今,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已經發生10次航班飛行員罷工事件,最近再次陷入激烈的勞資糾紛。2015年1月15日,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關于提高提前退休年齡以及實施低成本航班計劃未能達成任何協議,損失巨大。其最終向罷工雇員妥協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司利潤顯著增加。即便如此,飛行員和雇員們仍揚言未來有可能再次掀起大規模罷工。
另一方面,燃料成本的降低也可能會造成消極影響。如果廉價燃料促使各行業龍頭繼續以擴大投資來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那么極有可能造成惡意競爭,使得市場利潤下降。
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都是在利好出現的時候急劇擴大公司規模。油價的大幅下跌給航空公司擴大規模提供了機會,可能會使得歷史錯誤再次上演。投資者需更加警惕。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