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增運量減營收” 中國民航當領先一步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統計數據,全球航空貨運量在2014年出現了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顯著增長,但行業營收較2011年的最高水平仍低大約50億美元,是行業營收連續第4年下降。活兒雖然多了,收益卻在持續減少,該如何破題“增運量減營收”呢?
一位來自通信行業的航空貨物托運人在前不久召開的IATA大會上表示,如果10分是滿分,5年前,他會給航空貨運服務打七八分,但現在只有六七分。這不是個別企業而是來自整個客戶群體的聲音——IATA在貨運大會上發布的2014年對全球336家托運人的調查恰好可以佐證這一點。根據這份以10分為滿分、平均滿意度在7.08分的調查,速度、時間成為約九成客戶選擇航空貨運的原因,位居第一;而就在同一個調查中,辦理航空貨運手續復雜、運輸時間較之價格沒有顯出足夠高的性價比,則在托運人對航空貨運最不滿的前三甲原因中占兩席。
在航空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托運人客戶體驗走低、對運輸時間不滿,并不是因為飛機飛得慢,而是航空在供應鏈全程和相伴的監管環節中,存在阻礙效率的瓶頸。如能突破,方可滿足客戶越來越高的效率要求。這便是航空貨運破解“增運量減營收”困局、提高航空貨運價值的著力點。了解了這一癥結,便能理解IATA在這個以客戶體驗為主題的大會上,為何一再強調行業必須發力于操作環節,建設航空電子貨運、打造無紙化流程。
在呼吁航空貨運企業大力應用航空電子貨運技術的同時,IATA顯然深知,除了企業的努力外,更離不開監管部門的認可與支持。世界海關組織總干事御廚邦雄應邀出席大會揭幕式,并在致辭中討論貿易便利化問題,也就是應有之義了。御廚邦雄總干事表示,世界海關組織會支持貿易便利化,協助推進無紙化與電子貨運。
在這方面,中國的民航企業與監管部門已經邁出重要一步。會議期間,上海海關、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上海機場集團、東航股份公司、上海電子口岸辦和IATA簽署了《共同推進上海航空電子貨運發展的倡議書》,提出攜手在上海探索減少乃至取消相應紙質環節,推動航空電子貨運發展,從而提高航空貨運的效率。
在面對這個可喜消息的同時,中國民航企業仍然需要有更多的緊迫感:從一個突破點到全行業、各地區的普及,其推進速度依然是個考驗。
而競爭者的腳步正越來越近。與IATA貨運大會幾乎同時,另一則經濟新聞占據了媒體顯著位置:南北車合并獲股東通過。此前,國內的高鐵貨運列車已經運行,未來南北車合并后高鐵貨運列車將進一步發力。貨運大會中國電商分會場傳出的信息還提醒人們,在近年來異常紅火的我國跨境電商領域,民航面臨著郵政企業的競爭,其中既有EMS這樣的傳統巨頭,也有多個發達國家郵政企業。
當市場越來越誘人并隨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當整個航業已經有了理念共識,當監管部門傳遞出支持監管電子化、從而提高效率的信息時,中國民航企業能否領先一步,從整個物流鏈和操作環節入手,破題“增運量減營收”,從而贏得市場先機?我們期待樂觀的答案。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民航快速發展 空管改革時不我待
- 下一篇:廉價航空的春天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