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醉酒旅客民航能否更加強硬?
航班延誤的原因有很多種,天氣、機械故障等尚可理解,但有時僅因為其他旅客“醉酒”,就會讓人感到憤怒。我們搭乘航班,若是遇上醉漢,也只能自認倒霉。但從新聞報道以及筆者的親身經歷來看,只要是醉酒旅客搭乘航班,航班上似乎就容易發生奇怪的事情——醉酒旅客或導致航班延誤,或耍酒瘋鬧事。例如,在4月3日貴陽飛往長沙的航班上,3名醉酒旅客登機后做出不文明行為,最后導致航班延誤1小時。
看到這樣的新聞,筆者的腦海中盤旋著好幾個“為什么”:為什么這些醉酒旅客在過機場安檢時沒有被攔下,而是被放行了,以致錯失解決問題的第一時間?為什么不能對其“零容忍”?為什么當這些醉酒旅客出現在機艙中時,相關工作人員還在做“老好人”,要么是幫助其調整到適當的座位,要么是“等等看他啥時候酒醒”,要么是優柔寡斷以至于間接縱容醉酒旅客呢?為什么遇上醉酒旅客,我們不能果斷、痛快、干脆地作抉擇呢?為什么醉酒旅客只要登機,就容易導致航班延誤一兩個小時?
如果說天氣或機械故障等造成的航班延誤是不可抗拒的,不管是航空公司還是機場都是無奈的。那么,對于這些極個別的旅客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民航的相關部門是否該強勢一些呢?是否可以學學交警查“酒駕”呢?
若有明文規定,旅客醉酒到什么程度不能搭乘航班,那么機場安檢人員也可以通過相關設備準確查出旅客的情況,該拒載的當果斷拒載,該勸其改簽的當勸其改簽。若在航班起飛前,機長或機組人員發現有醉酒旅客,該果斷處理的也當果斷處理。作為普通旅客,當我們發現身邊有醉酒旅客時,我們也應提醒空中服務人員及早采取措施。如此一來,當遇到醉酒旅客時,從機場、航空公司再到我們每一名旅客,都能干脆點兒并強勢起來,或許我們的航班延誤就會少一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空難魔咒的背后是玻璃心還是不關心?
- 下一篇:助力“一帶一路”,民航業需火力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