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自主品牌挑戰波音和空客仍有難度
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的商用大飛機C919的交付時間可能被推遲,最早也要等到2017年才能交付。這意味著中國想要在全球航空航天領域中成為一支生力軍的努力遇到了挫折。
C919大飛機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簡稱:中國商飛公司)自主研發。中國希望借助耗資數十億美元研發的C919打破空中客車(Airbus)與波音公司(Boeing Co.)在航空業的雙頭壟斷。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初期設計困難已迫使中國商飛公司考慮修改C919的生產計劃。
據其中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稱,(從該項目于2008年啟動開始)中國商飛公司制造一架全新的C919將需要90-96個月的時間,所以現實地說,C919將在2015年年底進行首次飛行,而首批交付還要再等上2-3年。中國商飛公司之前設定的目標是在2014年進行首飛,從2016年開始向客戶交付。
在中國經濟繁榮拉動旅游需求的背景下,中國的航空公司目前依然是波音和空中客車飛機的主要買家。中國商飛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90億元(約合31億美元)。該公司是由國家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中國鋁業公司(Aluminum Corp. of China)、寶鋼集團有限公司(Baosteel Group)、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Sinochem Group.)等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不過,作為中國大客機生產項目的主產品,C919還有待考驗,同時也面臨著來自空中客車和波音的強大競爭。憑藉B737和A320,波音和空中客車一直在商用客機市場占據著主導地位。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生產延遲并不奇怪,這種情況很平常,特別是對中國商飛公司這樣一家新成立的飛機制造商來說。
該人士補充說,中國商飛公司的飛機制造水平還遠遠不及空中客車、波音等競爭對手。它們已經是老牌的飛機制造商,而中國商飛公司才剛剛開始制造其自主研發的新飛機,一切都要從頭做起。
到目前為止,中國商飛公司已接獲380架C919的訂單,這些訂單主要來自國內航空公司和飛機租賃公司。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 GE)旗下的子公司GE Capital Aviation Services是唯一的海外買家,訂單為20架。以機隊價值計,GE Capital Aviation Services是全球最大的飛機租賃公司。
中國商飛公司尚未披露C919的目錄價格。2010年,該公司對外展示了一架擁有150個座位的C919模型機,但真正的C919目前還未建成。
中國商飛公司生產較小型支線飛機ARJ21的經歷體現出了新款飛機開始商業銷售前,飛機制造商在產品測試和審批方面遇到的困難。ARJ21擁有78-90個座位,配備渦輪風扇發動機,屬于短程、中程飛機。ARJ21已經在2008年進行了首次飛行,預計將在2014年完成最后的適航認證,之后將向啟動用戶成都航空(Chengdu Airlines)進行交付,這將比原計劃的2010年交付時間晚四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建“珠三角第三大機場” 不可一廂情愿
- 下一篇:神農架機場:生態與發展是否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