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誤糾紛往往演變成民航和乘客令人窒息的纏斗
知名時評人、《工人日報》社會周刊編輯部主任石述思(微博)做客人民微博“大智匯·老石談社會”系列訪談,以“誰該為航班延遲負責”為主題與網友互動交流。>>點擊進入微訪談回放
在回答網友“航班延誤后如何維權”的問題時,石述思回答:“我通常的做法是忍著。按照當下的所有規定,都是有利于航空公司的,如果乘客要想獲得晚點補償,往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努力,賠償金也與你耗費的時間、精力成本不相匹配,當然如果克制不住情緒作出過激舉動還會被拘留。當下缺失真正公平的第三方仲裁制度、機構,糾紛往往演變成民航和乘客令人窒息的纏斗。”
石述思說:“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法規不健全的今天,我對乘客的建議是:一旦晚點,多反思自己的人品,不服的話可以轉乘高鐵。當然,民航業目前有如此迅猛發展,航空公司也應該居安思危,畢竟來自海外航空及高鐵等替代工具的競爭也在與你們爭奪客戶。”
石述思認為,要解決這場“纏斗”,就應該“在法治的框架下進一步推動市場化。充分競爭是顧客權益最大化的前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