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代理人:從產品驅動走向價值驅動
鬧得沸沸揚揚的機票代理零傭金政策,令行業內所有人聞之色變,但我想提出一個不同角度的思考:零傭金對機票代理人行業是催生之因還是發展之果?如果是因,那么零傭金作為外部不確定因素,勢必有其偶然性,對所有人來說可能會有晴天霹靂之感;但若是果,則是代理人行業趨勢之必然,隨著事物的發展必然會演化而成的一種結論和常態,現在在既定事實面前表現得惶惶不可終日,實屬一種缺乏思考、遠見不足的表現。
個人認為,今天的行業現狀是一種結果和必然,那么什么是因呢?“因”更多是來自代理人的產品驅動的思維。產品思維對行業來說是把機票作為一種產品來對待,主要的思路是供應鏈的效率提升,在這種思維原則之下,無論是政策的紅利、對資源的掌控、對信息不對稱的運用,都能夠成為贏利點。但也正是這種思維原則,讓互聯網工具對傳統盈利方式造成了極大沖擊,互聯網的一大特質就是通過“去中介化”極大降低信息不對稱的成本,而這個成本即是眾多中介性質企業的贏利點,所以,代理費為零是必然趨勢,隨之而來可能出現的局面是通過平臺的整合,使得運行效率得以提升,逐步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寡頭競爭的格局。
機票本就有高標準化高同質化屬性,如果把機票當作一種產品,最后一定所剩玩家不多;大的代理人靠政策和資源吃飯,如果不能有效轉型為平臺或具備核心優勢的服務供應商,前景同樣堪憂,從陸續倒掉的代理便可見一斑,能夠活下來的大代理也不再是單純的代理;至于中小代理人從代理的角度已經走到了盡頭,由此引出本文的第一個觀點:代理將死!
然而代理人這個分散而龐大的群體,是否一定會逐漸消亡,從此消失于歷史長河之中呢?筆者堅定地認為一定不會消失。所謂無破不立,整個行業要想破舊立新,一定將經歷一個痛苦轉變,涅槃重生的過程,那就是——由產品驅動向價值驅動的轉變!
無論經歷哪些流通環節,每張機票都將以機票本身的形式展示給最終用戶,但如何使用這張機票,它最終的使用價值卻往往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價值驅動。試想,同樣一張機票,如果是用來休閑度假,是否可以融入其他產品的補充?融入對目的地游玩的設計及理念?若是,則機票僅僅是一個標準化產品,而是流量的入口,賺的是設計的錢、是其他附加產品及增值服務的錢。
如果是因公出行,也即我們常常提到的商務旅行,同樣一張票也呈現不同的價值邏輯,對企業來講:是否因為沒有審批而導致不必要的出行?提前確定的行程是否因為臨時預定而導致票價高于提前預訂票價?起飛時段內是否有更低票價選擇?是否通過全年險降低單次保險成本?是否能通過票據的集中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是否能通過統一結算降低資金占用及人員成本?是否能通過透明化報表降低違規成本等等……對企業用戶而言,呈現的雖是一張機票,卻通過以上的政策設置與管理工具,已經實現了機票背后隱藏的價值,即企業成本有效的控制,更重要的,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管理的效率。
然而,仍然有很多人存在“管理就是損害出行者的體驗”的偏見,試想:出行者因公出行的所有需求通過一個APP搞定、不需要自己墊付資金、不需要出行后收集行程單,并填寫冗長的報銷單走報銷流程、一旦行程變更不需要和多個供應商協商產品的變更、有任何出行問題均可找到專人負責等等,到底是損害了出行體驗,還是極大的提升了出行體驗?
單純的產品最終一定趨同,但當同樣的產品,賦予其不同的價值時,價值本身才能夠作為穩定的利益點進行挖掘。如果是休閑度假旅行,是一種消費性消費,得到更好、更豐富的產品設計和組合,追求舒適娛樂的體驗是主要目的;如果是商務旅行,出行本身是一種生產性消費,是創造價值的過程,對于企業,追求透明合規和企業的投入產出比(即性價比),在同樣產出的前提下,通過降低成本來提高性價比,對于商務出行者,追求的是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是對出行過程,自身精力和時間的投入產出比。
綜上,筆者認為,傳統代理人作為機票搬運工的套路已經走到盡頭,如果不能成功從產品驅動轉為價值驅動,經歷從“傳遞產品”升級為“創造價值”的必經之路,將勢必被這個時代、這個行業所拋棄。當然,轉變的過程是痛苦的,是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長久陣痛,但同時也是勢在必行的。個人預言,在這個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傳統代理人一半以上會跟不上節奏而掉隊,但我也同樣預言,這些人的離場不代表這個階層沒有價值,比如新進入的玩家,本身沒有歷史的包袱,在輕裝上陣的同時,能夠直接以設計、管理、增值等高附加值的服務進行切入,勢必會對傳統帶來足夠沖擊、對固有思維模式造成極大的顛覆。
能否為客戶創造價值將是檢驗我們是否得以生存的唯一標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