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做一個有文化氣質的機場
機場,作為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空中大門”,每天都在迎來送往無數(shù)的旅客。2012年,我國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79億人次。倘若能利用國內龐大的機場群,傳播中華文明和先進文化,那么產生的價值和影響將不可估量。
從6月中旬起,首都機場在全國機場中率先刊播了“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無論是在航站樓值機大廳、登機口的娛樂電視,還是在停車樓和機場高速的出入口,一幅幅“中國夢”的公益廣告成為機場一道亮麗的風景。8月10日,在大連機場,一個展示本土文化藝術的文化長廊出現(xiàn)在國內與國際候機樓的連廊間。以上種種行為說明,越來越多的政府和機場認識到,機場在承擔迎送旅客功能的同時,同樣具備傳播文明和文化的作用。
因此,國家和地區(qū)的政府人員不能把機場簡單地看成是一個交通驛站,而應該將其視為國家和城市文化宣傳的重要陣地,在國家和城市的文化規(guī)劃中占有一席之地。為什么首都機場會成為“中國夢”公益廣告的主要宣傳場所,其原因就是中央領導看中了機場在宣傳文化方面具備強大的影響力。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王世明就認為:“首都機場的公益廣告宣傳工作站位很高,為將首都機場打造成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和地區(qū)的政府領導需要高瞻遠矚, 充分認識機場的作用與功能。同樣,機場管理人員也應充分認識到打造文化機場的重要性。機場管理管理人員必須清楚,機場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具有公益性職能,應在人員往來、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為公眾提供服務。機場應該承擔起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的重任,面向世界、面向大眾宣傳普及和弘揚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
2008年,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向文化機場轉型,修建了傳統(tǒng)文化體驗館、博物館、美術館等。與此同時,還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舉辦韓國傳統(tǒng)文化展、古典與流行音樂表演、展覽、時裝表演等,讓旅客充分感受與欣賞韓國文化。其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采育個人非常重視文化機場的營造。他認為,韓國仁川機場通過打造文化機場,將會更多地吸引國際游客將仁川作為中轉站,并有興趣前往韓國旅行。
要打造一個成功的文化機場,必須在特色上下工夫,避免同質化。每個國家和不同地域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特征也是不同的。作為國家和城市的窗口,機場也應該將當?shù)氐拿褡逄厣L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方面濃縮地體現(xiàn),并與機場流程很好地融合,讓旅客體驗到當?shù)孛褡逦幕c特色文化。
當然,打造文化機場還需要“軟硬”結合。硬件上的改造,是打造文化機場的必須之舉;而“軟件”的改變,才能讓機場真正具備文化氣質。因此,機場服務人員應勇當文化傳播者,在與旅客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將本土的文化特色不經意地傳播出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巨無霸”壟斷效應
- 下一篇:美華媒:旅客吐槽中國機場服務不是"小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