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急慢慢拉”背后的“精神譏饉”
前晚,西部航空航班上有旅客在下降過程中帶著小孩在座位通道大小便。昨天,ZH9709航班又有旅客帶小孩在后艙大便,當時廁所沒人用,而是旅客嫌廁所太小了,嫌3個人擠不進去,后面寬敞。最讓人無語的是,當媽的還跟孩子說:寶寶不急慢慢拉,還沒起飛呢。(8月16日《新聞晨報》)
能乘得起飛機的,雖然不能武斷的認為就是富得流油的大款。但顯然其家里皇皇的家電等諸多“硬件”,都樣樣不缺。不然,很難想象,一個連小康生活水平都達不到的人,會舍得一下子掏出數百元乃至上千元的錢購買機票,除非“錢少人傻”或者通往其家門口附近的水路、陸路都不通,而自己又急著去辦事。
問題是,既然實踐證明有人口袋里并不缺少鈔票,那么,為何又帶小孩在飛機后艙上大便,甚至有當媽的還跟孩子說,寶寶不急慢慢拉呢?我看主要原因在于,眼下,有人靠政策,靠機運,也靠自己的勤奮奔波和足智多謀,因而發家致富了,華衣美食了。然而,其中也有人同時陷入了另一種饑饉——精神的饑饉。以至于到了公共場合,有人要么給人的感覺是“腦滿”與“腸肥”不同步,要么讓我們看到其“腸肥”之后反而出現“腦空”的癥狀。這是叫人哀憐而且著急的。
遺憾的是,陷入精神饑饉的,何止是讓“寶寶不急慢慢拉”的這位乘客呢。只要百度一下,僅從航班上就可以看出,患其同病者并不乏人。比如2014年4月16日,在泰國航空公司曼谷飛往北京的TG674航班上,3名中國乘客發生言語沖突,進而用飛機上用餐的刀叉打了起來。2014年7月28日,東方航空航班上一名男子因座椅靠背調整,與其他3名乘客發生爭執繼而引發打架。2014年12月17日,由重慶飛往香港的航班上,機上前后排乘客發生肢體沖突,7500米空中打群架,4人糾纏在一起,相互大打出手……
當然,任由寶寶在飛機后艙慢慢拉大便,除了暴露出一部分腰包鼓起來國人陷入了一種嚴重的“精神的饑饉”,相關嚴懲法規缺失恐怕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上除了明令禁止在航空器內打架、酗酒、尋釁滋事,危及飛行安全和擾亂航空器內秩序的其他行為,并沒有專門針對大人帶寶寶在飛機后艙大便的處罰規定,最多是被機組人員發現后給予當事家長批評教育了事。
“寶寶不急慢慢拉”,顯然說明一些國人至今還沒有弄明白一個常識,即沒有錢的時候固然是窮人,有錢以后又何嘗不是窮人。至今還不清楚一個道理,即:財產并不能創造人類道德或智能價值,甚至對陷入“精神的饑饉”的人來說,金錢可能還成為丟人現丑的媒介。
因此,要想杜絕類似“寶寶不急慢慢拉”——飛機上不文明的行為,恐怕除了提請一些腰包鼓起來的國人應想方設法盡快從“精神的泥沼”里走出來,真正做到讓自己既會掙錢也會花錢,便是進一步完善細化《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之處罰條例,讓飛機乘務人員做到有法可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