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長表態廉價航空或受寵 專家:廉價航空別跟風
[提要] 在近兩年全球航空業一片頹勢之時,原本夾縫求生的廉價航空因業績亮眼突然成了香餑餑。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就曾多次公開表態,民航的價格總體上是放開的趨勢,且鼓勵航空公司運輸價格往下走。
在近兩年全球航空業一片頹勢之時,原本夾縫求生的廉價航空因業績亮眼突然成了香餑餑。根據媒體報道,總部位于上海的民營航空企業吉祥航空正在申請成立一家低成本航空子公司。如果算上今年5月宣布轉型廉航的西部航空,以及東航投資的捷星香港,一下涌出的多個新面孔讓多年來一根獨苗的春秋航空不再寂寞。
事實上,廉價航空受追捧完全符合“土豆效應”原理,即在大蕭條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并導致后者的市場需求上升,進而推漲低成本產品的價格和銷售。當然,監管部門的助推也功不可沒。
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就曾多次公開表態,民航的價格總體上是放開的趨勢,且鼓勵航空公司運輸價格往下走。航空公司的價格上漲有一些限制,但是下降沒有封底,下降得越多越好,有利于大眾航空出行的需要。這一表態實際上也預示著廉價航空將要受寵。
但和尚多了自然容易沒水喝。在民航局用嘉許的目光注視春秋的同時,也對民營航企重新笑臉相迎。可以預計,未來將目標鎖定廉價航空的企業可能遠不止上述幾家。而中國的市場土壤似乎并未完全準備好。
外界在看到春秋航空逆勢增長的時候,也應該看到其在航班延誤堅決不賠償時,常常遭遇旅客的叫罵甚至霸機。春秋董事長王正華也一直苦惱,賣票時已經明確標注,延誤時不賠錢、不提供餐食等等,可有的旅客買了票,卻對相關規定不認賬,這就是沒有“契約精神”。而且契約精神不像一些硬件不足那么好解決,這是人的意識問題,要扭轉將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另一方面,客艙銷售作為國際廉價航企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在中國也難以推行。春秋就因很多旅客表示想休息,叫停了機上叫賣,公司因此每年減少4000萬元的收入。“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少吃草”,這種生存窘境很難向外人道。再加上為了提供低票價,廉航往往需要在公司內部制定種種看似不近人情的控制成本規定,包括公司高管出差都很可能需要住地下室、吃方便面、坐地鐵等等,這恐怕會讓很多航企感嘆由奢入儉難。
其實,對于現在的國內市場來說,廉價航空可能還處于“看上去很美”階段,蜂擁而至的結果很可能是鎩羽而歸,但更重要的是,盲目跟風行為曾不止一次讓中國民航業付出慘痛的代價,希望此次不要重蹈覆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廉價航空”意味著什么?
- 下一篇:外媒:中國游客涌入挽救印度洋島國旅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