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過程中用手機上網離我們還有多遠
不難預見,小小“棒棒糖”,必將引起大關注。
國航控股的富凱公司研發出手機“飛行模式監控與管理器(BBT)”,從管控技術的層面拆除了乘客在飛行過程中,將手機置于“飛行模式”狀態下,使用手機上網的障礙。長期以來,乘客特別是剛剛乘坐外航航班到國內轉乘國內航空公司航班的乘客,因為手機使用問題與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發生糾紛甚至沖突的事件屢有出現。航空公司客艙服務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國航開展此項研發的初衷,無非是希望優化旅客的乘機體驗,提升航空公司的客艙服務品質。從當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潮流來看,國航此舉也可謂是順勢而為。加之,國內部分骨干航空公司開通機上互聯網的申請已獲工信部批復。那么,“棒棒糖”的問世,讓人們對于在飛行非關鍵階段使用手機上網又多了一分期待。
眾所周知,我國現行的行業法規規定:手機在飛行過程中必須關閉,連置于飛行模式也是不允許的。這樣的規定,每一位旅客在每一次航班飛行中,都會從客艙廣播里聽到。旅客們雖然不知道該禁令的具體詳情,但基本上都會自覺遵守。經過行業人士指點,記者了解到此規定在目前施行的“中國民用航空局第195令”:《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審定規則》(CCAR-121-R4)中有明確表述。相關表述出現在CCAR-121-R4的“第121.573條”。全文如下:
第121.573條: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禁用和限制
(a) 從飛機為開始飛行而關閉艙門時刻起,至結束飛行打開艙門時刻止,飛機上的乘員不得開啟和使用,合格證持有人也不得允許其開啟和使用與航空器正常飛行無關的主動發射無線電信號的便攜式電子設備,這些電子設備包括:
(1)移動電話;
(2)對講機;
(3)遙控玩具和其他帶遙控裝置的電子設備;
(4)局方或合格證持有人認定干擾飛機安全運行的其他無線電發射裝置。
(b) 飛機上的乘員可以使用CCAR-91部第91.23條(b)款規定的便攜式電子設備。但是,在起飛、爬升、下降、進近、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合格證持有人應當限制旅客使用便攜式計算機、收音機、CD播放機、電子游戲機、視頻錄放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
(c) 在飛行期間,當機長發現存在電子干擾并懷疑干擾來自乘員使用的便攜式電子設備時,機長和機長授權人應當要求其關閉這些便攜式電子設備;情節嚴重的應當在飛機降落后移交地面公安機關依法處置,并在事后向局方報告。
由此可見,該禁令是為確保飛行安全而設定的,并且明確規定了移動電話不得使用。類似的規定在更高的《中國民用航空法》第八十八條中也有表述:“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對民用航空無線電臺和分配給民用航空系統使用的專用頻率實施管理。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無線電臺和其他儀器、裝置,不得妨礙民用航空無線電專用頻率的正常使用。對民用航空無線電專用頻率造成有害干擾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迅速排除干擾;未排除干擾前,應當停止使用該無線電臺或者其他儀器、裝置。”
業內專家對這些規定卻有另外一番解讀。中國民航局特聘專家鐘德超對記者說:“這些禁用和限制規則的關鍵在于不得開啟和使用與航空器正常飛行無關的主動發射無線電信號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其核心為是否主動發射無線電信號,并且是否干擾飛機的正常飛行。最近幾年,隨著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具有飛行模式功能的手機已經非常普遍,而在飛行模式下,手機和基站之間沒有無線電信號交換。實際上,飛行模式下的手機就是一臺微型電腦。這樣的實驗驗證,歐美國家已經做了很多,所以,他們的航班放開了在飛行模式下使用手機的禁令。今年,香港和臺灣也相繼放開了這項禁令。富凱公司在泰爾實驗室所做的實驗,其結果僅僅是驗證了歐美國家曾經獲得的結果。”
記者注意到,《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審定規則》初次頒布時間是1999年5月5日。此后,先后進行過4次修訂,分別為:2000年7月18日頒布的第一次修訂版(R1)、2005年2月25日頒布的第二次修訂版(R2)、2006年10月30日頒布的第三次修訂版(R3)和2010年1月4日頒布的第四次修訂版(R4)。每一次修訂都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現實情況的變化。在R4施行的近5年時間里,民用客機的制造技術和通訊信息技術都在不斷進步,互聯網的應用更是深入到各行各業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航空公司(即R4中所說的“合格證持有人”)已經為互聯網進入客艙做了大量工作,民航局也就相關技術規范問題多次到航空公司開展調研。據了解,民航局已經啟動《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審定規則》的第五次修訂(R5),修訂稿目前已處于征求意見階段。R5征求意見稿中對第121.573條的表述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記者雖然無法獲知R5征求意見稿對第121.573條的表述,但是,如果行業主管部門能夠確認手機在飛行模式下不會對飛機的導航和通訊系統形成干擾,而“棒棒糖”又能夠有效地監控旅客的手機是否置于飛行模式狀態,那么,制定這條禁用和限制規定背后所擔憂的安全隱患就是可控的,在飛行的非關鍵階段使用飛行模式狀態的手機上網也確實是可以期待的。
當然,事情不會如我們設想的那樣簡單。雖然“棒棒糖”檢測手機是否置于飛行模式的通過率已經達到98%,可是,由此帶來的服務流程的更改、乘務員的培訓以及下載APP上網的具體細節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在飛行非關鍵階段使用飛行模式狀態下的手機上網,或將不再是一件可望而不及的事情。對廣大乘機旅客來說,能在飛機用自己的手機上網,無疑會是一種非常愉快的體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低成本航空發展有助于減少航班延誤
- 下一篇:航空小鎮能否成為通航產業新模式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