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航空公司推廣“付費選座”?
新聞背景
“想舒服點,沒想到航空公司收‘伸腿費’了。”近日前往多倫多的郭小姐抱怨稱,她像以往一樣提前趕到機場,打算選緊急出口位置,以讓長途旅行舒服點,卻被告知需要再付500元的選座費。記者了解到,各大航空公司出發至國外遠程航線普遍實行付費選座,國航、海航等公司甚至開始在國內一些航線推廣。(10月12日《新聞晨報》)
謹防民航“伸腿費”淪為霸王餐
李紅軍
飛機作為一種載人的交通工具,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飛機根據個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分為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等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同,但是若在經濟艙里也來個三六九等,這就令人不可思議。試想,如果我們的輪船、高鐵等也紛紛仿效民航這種做法,在逃生窗口等處也設立“選座費”,情況將會如何?
誠然,就目前而言,乘客的選座完全是自愿,但是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倘若其他普通座位都已滿員,只剩下“選座”時,乘客恐怕只有被動埋單的份兒,因為別無選擇。顯然,這是一種典型的“霸王餐”,是對乘客合法權益的公然漠視。
民航的“伸腿費”是壟斷行業衍生的怪胎,對此必須進行棒喝,這不僅關乎乘客權益,更關乎民航部門的社會聲譽。
付費選座折射航空服務精細化
張西流
付費選座并非國內航空原創。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劃分頭等艙、經濟艙,本身就是一種“付費選座”的方式。既然公眾能接受這種模式,為何不能在經濟艙中接受進一步細分的付費選座呢?對于航空公司來說,付費選座可以降本增效;而對于乘客來講,是在花錢選好座,買到精細化、差別化的優質服務。可見,盡管部分人對于選座方式從免費到付費還不能接受,但從長遠來看,這種細分的服務對空乘雙方都是有利的。
然而,實行付費選座,倒逼航空服務升級,這要求各航空公司應該選好切入點,多提供一些原來沒有的服務,而不是一味地對各種免費服務項目實行收費,給人們落下“亂收費”的口實。比如,在實行付費選座的同時,向乘客提供租車代理、酒店訂房、機上WiFi、機場接送等有償服務。只要上述附加收費模式獲得了國內乘客的認可,還可以慢慢推出更多精細化、差別化的收費服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