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付費選座”是“變相漲價”嗎?
新聞背景
今年9月,國航宣布,在北京出港的國內直飛航線上,針對經濟艙第一排以及緊急出口等大空間座位,推出付費選座業務。目前,東航也開始醞釀在國內航線推行該項收費服務。由此,航班“付費選座”是否合理,引發媒體熱議。
國內航空公司近期普遍開展的“付費選座”業務,被大家生動地稱為“伸腿費”。爭議隨之而來:這是給乘客提供的差異化服務,還是一種“想錢想瘋了”的變相漲價?
熟悉全球民用航空發展的人們,對這“伸腿費”并不陌生,對圍繞它的爭論也不陌生。只不過歐美國家的類似爭論大都轉瞬即逝,沒掀起什么大的波瀾。從各國際航空公司收“伸腿費”成為常態,就可得知爭論的結局。
我們呢,正從相對不成熟的市場經濟,奮力走向更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計劃經濟的思維也還不同程度地、多樣化地存在著。所以,這場圍繞“付費選座”的爭論,倒是多了幾分普及市場思維、法治思維的功能。
航班“付費選座” 合理嗎?
一些看不慣“伸腿費”的人們秉持一個執念:經濟艙里那些前排、安全出口等“寬敞座位”,多年來一直是“先到先得”,憑什么變成“先到不得”?回答這個疑問,可從兩個角度:
其一,無論“價高者得”還是“先到者得”,其實乘客都要付出成本。只不過前者付出的是貨幣成本,后者付出的是時間成本。有人為了舒服舍得花時間,有人為了舒服舍得花錢,在市場經濟的邏輯里,這兩種人沒有高下之分。
其二,那么到底按照哪個規則來辦?規則的設置權、決定權,不在政府手里——民航票價并非政府定價,也不在乘客手里——兩種人都是乘客,聽誰的?甭管您喜歡不喜歡,這個決定權是在航空公司手里。
政府如何管住航空公司不亂收“伸腿費”?
接下來的問題是:航空公司定價權在握,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給寬敞座位定“伸腿費”么?就沒人管得了它嗎?這是不是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回答這些疑問,可從三個角度:
其一,一個市場主體既然擁有定價權,那你就得尊重這個定價權。飛機上不同位置的座位,就是航空公司提供的不同產品。它們之間既然可以有頭等艙、公務艙、經濟艙之分,就也可以對經濟艙做相對寬敞、相對不寬敞之分。沒有法規禁止航空公司對經濟艙做此劃分。
其二,定價權在握的航空公司真的沒人管嗎?當然不是。我們深化改革的目標正是:讓市場擁有資源配置的決定權,政府也要發揮“更好作用”。換言之,航空公司有權以劃分不同座位、確定不同服務價格來體現對座位資源的配置“決定權”,而政府也得管它——關鍵是管什么、不管什么。
如果這“伸腿費”收得不明不白,既無明碼標價,也無提前告知,那么政府就要管;如果這“伸腿費”收出個“天價”,有“牟取暴利”之嫌,那么政府就要管;如果航空公司不是給經濟艙里的相對少數座位設置“伸腿費”,而是對大多數座位設置此費,那么政府就要管;如果幾家主要航空公司不是各自獨立決定、而是坐在一起商議集體收此費,涉嫌“制定價格壟斷協議”,那么政府就要管。
其三,政府站在前臺“管”,背后的依據是法律。市場經濟不是情緒經濟、情感經濟,而是法治經濟,一切依法辦事。輿論場上圍繞“伸腿費”的熱議中,有很多還是情感型討論,缺少邏輯上的法治思維起點。
“伸腿費”侵害了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嗎?
有人稱“伸腿費”侵害了消費者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此的規定是:“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伸腿費”違反了這條嗎?
跟航空公司類似經濟行為相關的法律包括我國《民用航空法》、《價格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在現有法律和有爭議的行為面前,恐怕任何個人的解讀,都不足為憑。我們不妨期待、樂見,有較真兒的消費者把“伸腿費”告上法庭,大家一起在司法框架下充分討論、確定共識。
能管住“伸腿費”的 還有法治和市場
這個時代,往前走得很快。我們不能“身體進入了21世紀,思維還留在上個世紀”,也不能“身體進入了市場經濟,思維還留在計劃經濟”。無論您喜歡還是不喜歡“伸腿費”,有兩個市場經濟、法治社會的基本道理,是明擺著的——
其一,商家與消費者,一個自愿賣,一個自愿買,有差異化的需求,就會有差異化的產品,就會有差異化的價格。
其二,不要什么都想著讓政府來管。政府依法行政,負責維護市場秩序、守住法治底線;而很多新事物冒出來,到底有沒有生命力,最后是由市場來決定的。
也就是說,如果某家航空公司濫收過分的“伸腿費”,不僅有法治邊界約束它,還有消費者“用腳投票”約束它。最終,也許它“伸腿費”收不上來,自己先“蹬腿兒”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內航空服務不能只在收費上“跑步前進”
- 下一篇:老航企出新招方可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