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MH17航班空難真相大約只有一層紙
馬航MH17航班空難一年有余終于有了結論。荷蘭安全委員會10月13日公布馬航MH17空難調查最終報告,稱客機是被山毛櫸導彈擊落的。而幾乎同時,俄羅斯防空武器制造商金剛石—安泰公司也對外公開了自己的調查結論,認為馬航MH17雖然是被山毛櫸導彈擊落的,但是導彈型號和可能發射地點卻與荷方的調查結論完全不一致。俄方已請求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介入調查,不過至今未獲批準。烏克蘭政府則堅持認為此空難系俄羅斯與烏東部親俄反政府武裝共同制造的。
事到如今,我們可以確認的是,這個航班是被一枚山毛櫸導彈擊落的。但這枚導彈是誤射還是有意為之,仍然是一件撲朔迷離的事。涉嫌此事的俄羅斯、烏克蘭及烏克蘭東部親俄地方武裝均急于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顯而易見的是,烏克蘭官方的辯解更容易被航班上遇難旅客所在國和西方接受。當然,這里面摻雜了太多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有一個基本的立場卻是普適的:如果證明這場空難是人為制造的,那么制造空難的那一方是對全人類犯下了滔天大罪!
由于荷蘭安全委員會的最終報告全文還沒有發布,只是通報了結論,我們也無法評價。倒是俄羅斯的武器制造商金剛石—安泰公司提供了較為全面的證據,來證明其觀點。至于各方是誰在預設猜想的立場下引導調查證據與其假定的結論相吻合,進而得出違反空難調查基本原則的結論,不得而知。筆者只是看到,俄羅斯自認已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配合調查,甚至使用導彈和真的飛機進行了兩次模擬試驗,并將試驗結果公之于眾。但荷蘭方面的態度卻沒有那么明確。荷蘭安全委員會主席表示,在荷蘭安全委員會還未公布報告前,金剛石—安泰公司就對報告內容作出了不贊同的評論,這件事情本身“很不尋常”。至于究竟怎么不尋常,荷方惜墨如金。
知道是導彈擊中了飛機,這個已沒有異議;也知道是山毛櫸導彈干的壞事,這個各方也基本不反對。但是接下來呢?是誰按下了導彈發射按鈕成為下一步刑事調查的關鍵。由于荷蘭旅客遇難人數最多,可能啟動的國際刑事調查也將由荷蘭檢察官和警探主導。馬來西亞與MH17航班空難國際聯合調查組的其他成員,即荷蘭、比利時、烏克蘭和澳大利亞正努力達成一項協議,以設立一個獨立國際法庭,作為對該事件責任方進行控告的有效機制。只不過這個獨立國際法庭設在何處、如何運作、是否通過聯合國授權、適用哪國法律,目前仍然不清晰。根據《國際法院規約》,當前聯合國的海牙國際法庭是具有明確權限的民事法院,沒有刑事管轄權,因此無法審判個人,也對將來可能設立的獨立國際法庭沒有管轄權。而當前聯合國的國際刑事法庭只調查和審理2002年7月1日以后發生的滅絕種族罪、反人類罪及戰爭罪等嚴重的國際犯罪案件,似乎也無法管轄MH17航班空難案件。
目前可供借鑒的只有審判洛克比空難的蘇格蘭法庭。1988年12月21日,美國泛美航空103號班機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上空發生爆炸,270人罹難。1998年8月24日,美國和英國分別宣布,同意在荷蘭海牙審訊涉嫌于1988年制造震驚世界的洛克比空難的兩名利比亞人。同年,懾于經濟制裁壓力,利比亞政府作出讓步,同意在中立國進行審訊;經卡扎菲同意,利比亞于1999年4月5日將嫌犯移交蘇格蘭。2000年5月3日在中立的荷蘭設立蘇格蘭法庭,由該法庭審理利比亞移交的嫌疑人。根據英荷兩國簽訂的協議,審訊期間蘇格蘭擁有該地方的主權,在蘇格蘭法律下管治。雖然歐盟已公開支持這一提議,但是這個先例能否被復制在MH17航班空難案件審理上,仍然有待觀察。
令人憂慮的是,目前離MH17航班空難真相大約只有一層紙,可真相還沒有出現,各方卻早已劃定陣營。這是我們很不愿看到的,雖然我們知道這對尋找真相有害無益,但無能為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人民日報:航班伸腿費與列車茶位費或涉重復收費
- 下一篇:國產大飛機:不應低估長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