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第二機場可借“備案試點”逆襲
隨著《廣州第二機場規劃建設前期研究》招標公告(以下簡稱“招標公告”)公開,廣州籌建第二機場的消息再度引發社會各方關注,而民航業內多方均表示“謹慎樂觀”。“前期研究怎么說呢?只能被看做是廣州市自己的內部專業咨詢,距離機場立項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民航業內一位專業人士表示,在這段時間里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一份《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部分企業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的內容顯示,為貫徹國務院決定,切實做好國務院取消和下放的25項企業投資項目的落實和銜接工作,廣東地方機場建設的審批流程或將有所變動,如果廣州第二機場建設借力“機場建設備案試點”來推動建設,整個情況或有改觀,但一切還尚不明朗。
現狀
民航中南空管局:曾提出意見,但目前對于廣州第二機場的選址、建設類型、建設規模等方面都不知情。
省發改委:對廣州第二機場的建設事宜并不知情,也沒有聽說國家機場建設規劃將會納入該項目。
難題
民航中南空管局:在確定要建設機場之前,需要對選址周邊空域進行非常嚴謹的評估和審核,經過多環節研究,而現在廣州市政府還沒有與民航中南空管局溝通過上述工作。
轉機
廣東省為貫徹國務院決定,提出今后“省機場集團投資建設的民用機場項目由省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備案”。“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存在這種可能,廣州市第二甚至第三個機場項目建設由省里投資主管部門備案就可以了。”有業內人士表示。
第二機場建設
項目未真正走到規劃階段
要建設機場,解決空域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此前就有專業人士質疑,廣州周邊還有香港、深圳兩地機場,空域已十分緊張,如何再容納一個機場?對此,南方日報記者昨日從民航中南空管局了解到,在確定要建設機場之前,需要對選址周邊空域進行非常嚴謹的評估和審核,經過多環節研究,而現在廣州市政府還沒有與該局溝通過上述工作,“準確地說,(廣州新建機場)還沒有走到真正的規劃階段。”
不過,該部門也表示,廣州市政府此前確向其咨詢過一些建設第二機場的內容,“但當時僅限于他們提出設想,我們從專業的角度給他們意見。我們提供了一份很詳盡的書面答復材料,但這絕對不是規劃。”民航中南空管局方面表示,目前對于廣州第二機場的選址、建設類型、建設規模等方面都并不知情。
中國民航工程咨詢公司一名工程技術負責人也表示“前期研究”與所謂的“預可研”相距甚遠,“從招標公告來看,這只是廣州市政府向一些專業公司或單位咨詢意見,以求完成一份更加詳細具體的報告,但還沒有真正開始走‘審批’流程。”他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相比之下,走到“預可研”階段,可能就是由省里的有關部門研究過之后,形成具體意見,上報國家有關部門甚至國家發改委等待批復了,項目的確定性要大很多,“從理論上來說,廣州市做的前期研究最終可能是無法形成‘立項’的,整個項目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南方日報記者昨日也向省發改委方面咨詢廣州第二機場的建設事宜,對方也表示對此并不知情,也沒有聽說國家機場建設規劃將會納入該項目。
借道“備案試點”
項目早日推動存在可能性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若要推動廣州第二機場建設,首先要做的是讓該項目能夠納入全國機場建設的通盤考慮。“機場這種大型項目,涉及到各地大量的公共資源的分配,肯定是要按照規劃來的,所以廣州要新建機場特別是大型民用機場首先就要推動規劃的修改。”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年至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對中南機場群做了如下定位:“培育廣州機場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樞紐機場。完善深圳、武漢、鄭州、長沙、南寧、�?诘葯C場區域樞紐功能。”其中并沒有提及廣州第二機場的建設,而“新建機場”的規劃列表中也沒有廣州第二機場的名字。
“當然《規劃》也不是不能改,但要經過民航主管部門也就是民航局,甚至是國家發改委層面,這都需要時間。”中國民航工程咨詢公司這位工程技術負責人表示,廣州新機場建設有可能要到“十三五”才可能被寫入《規劃》,這也意味著,在2015年之前推動建設的可能都沒有了。
但這一切也并非沒有“轉機”。隨著國務院取消和下放25項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各地都在逐步貫徹落實這一政策,其中廣東省印發的《通知》中就明確指出,為貫徹國務院決定,今后“省機場集團投資建設的民用機場項目由省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備案,其余民用機場項目按管理權屬由地級以上市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備案”。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存在這種可能,廣州市第二甚至第三個機場項目建設由省里投資主管部門備案就可以了,不用再走此前的很多審批流程,這將會大大節省項目推動的時間,也提升項目推進的可能性。”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猜想有一定的根據,“但是現在這項政策的很多細節尚不清晰,廣州第二機場項目是否能成為試驗點也不好說。”
穗建商務機場可行
周邊資源也應盤活
專家說法
廣州有沒有必要再建民用機場?中國民航大學機場學院綜合交通研究所所長歐陽杰昨(5)日表示,在廣州周邊200公里內已經有5個大型的民用機場,“第二機場定位成商務機場還有發展的空間,但沒有必要再建民用機場。”
此外,珠三角完善的航空網絡也尚有利用空間。在廣佛同城的背景下,佛山機場的遷建問題早已進入討論,有望轉型軍民兩用機場。此前廣東省機場集團也表示,惠州機場有望通航,僅在廣州周邊,就有著豐富的機場資源。“與其花費精力修建第二個民用機場,不如先把周邊的機場都盤活起來。如果未來廣東的客流量進一步發展,可以考慮平均到周邊的深圳、珠海機場去。像原來規劃可以容納1000萬客流量的珠海機場現在的客流量也只有200萬左右,一直在閑置。”歐陽杰表示,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發展專業性更強的機場相對而言更加有利,而且市場空間也更大。“相比較佛山,在南沙建設商務機場更合適。南沙的海陸空交通發達,未來可以為整個珠三角高端航空市場服務。未來南沙新區建成之后,將有大量商務旅客聚集于此,市場需求量巨大,對于廣州來說性價比顯然更高。”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