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里有話:“持槍”登機的玩笑可能獲罪
圖/王成喜
近日,一張乘客在飛機上“持槍”擺造型的照片引發眾多關注,有消息稱涉及的幾位乘客是從首都機場乘坐飛機。網友推測槍狀物為仿真槍或筆記本電腦電池。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中國政法大學民航法專家認為,乘客行為有獲罪風險。(1月5日《法制晚報》)
為什么飛機上拒絕這樣的玩笑呢?因為這樣“持槍”,真的會“走火”,給飛行安全造成不可預料的風險,這不是危言聳聽。相比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飛機的安全要求更高,安保措施也更嚴格。一些在平時看來無關痛癢的事,只要關乎航空安全,就來不得些許馬虎和兒戲。有的乘客在乘坐飛機時不約束自己的行為,無所忌憚地開一些過火的玩笑,一方面緣于基本的公共安全和文明出行意識欠缺,另一方面,還在于不懂法、不守法。
相比這起“持槍”事件,更多見諸報端的是“詐彈”威脅。雖然是無中生有的“詐彈”,為了確保廣大乘客的飛行安全,有關部門也會認真對待,進行相應的應急處置,對有關當事人依法懲處。
知法、守法,在乘坐飛機時尤需嚴于律己,勿以惡小而為之,才體現著一個乘客應具備的文明素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飛機上不容許開“持槍”玩笑
- 下一篇:監管層應為去哪兒網違規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