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產業發展如何突破“人才瓶頸”?
未來十年,我國民用直升機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面對直升機數量的不斷增長,飛行員等專業技術人才的不足嚴重影響了民用直升機產業的發展。如何突破人才“瓶頸”,將成為民用航空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請聽記者張穎、陳彤的報道:
目前,我國民用直升機的保有量不過200多架,不足美國的1%。業內普遍認為,未來10年,我國民用直升機領域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上海金匯通用航空公司執行總經理張之彤認為:
(錄音:現在我們的直升機每年的增長大概20%-25%之間,未來10年以后,中國將會達到全球通航私人飛機10%的份額,1500架到3000架的直升機。這個數是一個既保守又客觀的判斷。)
在張志彤看來,面對即將迎來井噴式發展的通用航空產業,我們仍然面臨低空空域不夠開放、機場建設不足等條件的制約,但這其中最大的瓶頸是人才準備不足:
(錄音:最缺的是人才,包括飛行,機務、航務,還有復合型的管理人才,方方面面的,這些都是制約我們通航發展的一個瓶頸。)
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五到十年,中國通用航空人才需求將達百萬,僅直升機飛行員培訓一項就可能達到幾億元的市場規模。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國內外相關機構紛紛布局中國直升機飛行員培訓領域。德國最大的直升機飛行員學校,HELi AVIATION公司第一次到中國參展,希望借助這一契機進入中國市場。公司國際飛行訓練經理蒂姆?伯德表示。
(錄音:在未來我們將會維系在德國的高標準的訓練,我們會派德國的飛行教官在中國,我們的目的是在未來讓中國的駕駛員可以在中國培訓,和歐洲和德國一樣的水準。每年我們計劃在中國培訓200名飛行員。)
國外高水平飛行培訓機構的進入,為中國培養通用航空人才將提供重要補充。而與國外高水平培訓機構相比,國內的航空學校目前還存在重訓練、輕理論以及專業實用性不強等問題,南航艾維國際飛行學院常務副院長蘇立軍表示,
(錄音:第一就是前期從學生的招飛這一塊,民間的大部分還是簡單的面試,體檢合格就去飛去了,學生的理論測試、心理測試、專業面試等,在直升機的招飛領域沒有,這樣造成有的學員剛開始條件不錯,后期培養進步很慢;第二就是在后端培訓上,真正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有的去護林防火、海上救助等,這些科目跟他從學校學的機型、訓練的程度中間要進行大量的跨度,學生畢業之后還要經過原單位經過大量的時間。)
為了解決通用航空人才短缺的問題,上海金匯通用航空公司執行總經理張之彤建議,在積極引進國外培訓機構的同時,還應該利用國內大中專院校的專業平臺,培養優秀航空人才:
(錄音:從基礎上就要開始,比如說地方的院校,一些職業技術學校這些大都需要對通航有非常好的專業的設計,讓他們在學校里課程前置,可以到我們通航去實習,這樣就可以讓人才一出校門就可以真正的有用,這也是一種方法。)
南航艾維國際飛行學院常務副院長蘇立軍表示,要想跨越通用航空發展的人才瓶頸,還需要從擴大教育規模上入手:
(錄音:一方面要加大國內成熟飛行員轉教員的力度;另外還要引進國外的教員;第三不管是從政策上還是從導向上鼓勵國內多辦一些成熟的直升飛機的培訓學校;第四就是加大政策補貼力度,使一些自身條件好,但是經濟條件不足的學生能夠有機會成為飛行員。如果再過上三五年,各種直升機學校多了,培養的人才多了,培養的學生的素質也提高了,這個瓶頸就能跨過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無人機送快遞只是夢
- 下一篇:航班延誤賠償標準形同虛設 討價索賠何時了?